公共交通情况
G1813威青高速辛安收费站,岚丁线,海滨西路
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教学班4个,在校学生68名,在校教职工31人。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43.75亩,校舍面积10300.5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64万元,图书册数1.2万余册。
办学特色
为切实保障海阳新时代品质教育开花结果,我校始终坚持党建工作的核心地位,紧紧围绕地域特色和学校实际,内外吸收、抓细抓实,积极打造以“和合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味,有力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和合教育的核心要义 “和”:一是尊重,二是和谐,三是共赢。 “合”:一是适合,二是融合,三是合作。 努力构建“三砺、四善、五和”核心体系,即实施“砺志、砺学、砺行”三个教育,训练“善问、善思、善辨、善用”四种习惯,培养“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种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由和致合,由合致胜”的目标。 二、和合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创建和合文化,使其和其和美,悦目怡情,打造新校园 1.完善校园绿化、美化工程,让校园更靓。 2.升级校园文化,凸显和合文化氛围。 3.建设和合制度,健全管理评价体系。 (二)培养和合师资,使其和睦同心,和衷共济,打造新教师 1.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青蓝工程、主题教研等方式强化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2.加强教师团结、和谐、情感、反思理念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树立“和睦同心,和衷共济”工作态度。 (三)打造和合课堂,使其合作合享,和智和能,打造新课堂 1.坚持课堂和合三要素,即:(1)师生“和合”,坚持教为主导、生为主体,实现教学相长。(2)生生和合。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师生与课堂教学要素间的和合,使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教学情景的创设者,学习进程的调控者,知识构建、能力提升的帮助者。 2.凸显优势学科,当好领头雁。即大力推行语文学科单元拓展整合阅读工程实施和数学学科微课导学+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创出成效,带领所有学科践行既定教学策略,全力打造新课堂。 (四)夯实和合德育,使其和心合育,和谐发展,聚力新德育 1.实施“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创造、自我教育”四自管理,践行“把校园还给学生,让校园洋溢诗情画意;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我的校园我当家”目标。 2.开展和合活动,以绿色生命教育、传统文化、文体活动、读书活动、劳动技术、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等为抓手,努力提升学生品德素养。 (五)建设和合课程,使其和合创生,挖掘开发,开发新课程 严格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聚力学科间、学科内课程整合,凸显学校特色开发学校课程,使三级课程融为一体,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 (六)共建和合家校,使其汇合聚力,其乐融融,和谐新家校 建设好家委会、开好家长会、落实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多形式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努力形成家校合力,为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师资水平
教职工总数31人,专任教师数31人;学历大学以上教师31人,占比100%,职称分布中级及以上职称数30人。
历史沿革
1991年建校
专业设置及特色
学生就业情况
荣誉奖励
2001年9月获“烟台市规范化学校”称号 2007年12月获“烟台市安全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2008年5月获“海阳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称号 2020年6月获“烟台市汉语言文字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12月获“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山东赛区优秀组织奖”荣誉 2021年12月获“烟台市三星级优秀少先队中队”荣誉 2022年5月获“中华之星传统文化课程实验校”称号
其他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