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栖霞市庙后中学2024-2025学年度教学计划

日期:2025-03-05     

字号: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栖霞市教研室工作要点为指导,紧紧围绕“常规为本,课改引路,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以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改革为动力,细化、内化教学常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一)课堂改革

1.课堂建设:我校将继续推行“和美众行”课堂改革,促进教学规范性。六、七年级继续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以“打造和谐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继续开展“和美众行”课堂建设;八、九年级依据学情,将在部分学科实施走班制,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2.打造特色课堂。结合目前青少年心理特点和乡村学校教学条件,我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劳动实践和特色社团,强化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转移学生的矛盾点,让每名学生端正思想,明确目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3.教师素养展示。针对我校教师优质课存在短板的情况,继续开展我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同时结合我校“和美众行”课堂改革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示范课”“学习课”“教学大比武”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及授课水平,加强课堂教学磨课活动,力推优质课。

(二)日常教学

1.教学常规落实:本学年我校将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把学生作业的检查与批改、堂清检测及单元检测作为学校常规管理的重点。改变学生作业不做、应付做、照抄等现象;突出教师集体备课,强化二次备课,坚持每月一检查,随时随机开展推门听课,改变部分教师备课时的照搬照抄现象,让教师真正研究教材、熟悉教材,改变部分教师课堂的随意性,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2.考核评价:围绕“以备明教、以评促教、以批促教”的原则,重点考核评价教师的备课与批改,尤其是学生作业、堂清检测及单元检测的批阅及记录、反馈情况,依据现有的相关章程制度,把检查的结果量化到分计入教师年度常规考核。

3.优生辅导:坚持以“优中选优,优质培养”的原则,将优生培养作为提升我校教学成绩的重点来抓。以级部为单位,以学科为组织,科学选取优生,确定优质教师,秉承“筑基础、提能力、拓思维”的方针,开学后第一个月内,开展优生辅导计划。让优生引领班级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风气的形成,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局面,与“和美众行”课堂改革相结合,彻底改变我校学生不会学习、不爱学习的局面。

4.特色活动。以级部为单位,在班级优生中开展“我爱古诗词”“计算百分百”“百词大赛”系列周赛活动。每两周一次,20分钟为一场,选取班级1-10名学生参与,当天计算分数,计入学生量化考评。

(三)青蓝工程

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前期的青蓝工程达到了预期目标,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开展青蓝工程,以学年为单位,将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去抓。通过开展交流、学习、展示、拓展、比学研等方式,从课堂教学、学科教研、课外拓展等方面,全面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掌控能力、学科教研水平,切实全面提升我校青年教师的工作能力,为我校的长久发展做好储备力量。

(四)阅读工程

1.按照市教研室要求,开展“中小学阅读工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名著阅读、特色阅读等活动,结合学校特色和传统节日,开展演讲、读书交流、个人展示等各种活动,进行“读书明星”“书香班级”评选活动。

2.以全市阅读工程成果展为契机,在全校掀起师生阅读高潮,做好成果汇总,力保在全市阅读工程成果展上全方位展现我校的阅读成果。

3.结合英语口语检测,开展英语口语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4.联合团委党支部开展学党史、明未来活动,加强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治理解。

(五)校本教研

1.教研活动。强化“以研促学,教研相长”的工作思路,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为宗旨,以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扎实有序地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重点提升集体备课、导学案的形成等备课内容,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朝着“有特色、有品位、有创新、有活力”的方向不断迈进,将教研活动作为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强大助力。

2.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是学校教科研的基本单位,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教研氛围,是确保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结合我校部分学科人数较少的现状,对教研组进行优化组合。此外完善教研制度,加大对教研组教研活动的督导检查,确保教研不走过场,真正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3.教研管理。本学年我校将把教研活动的检查落实情况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建立分管校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教师四级阶梯式监管体系,通过逐级管理,层层落实,真正让教研取得实效。继续贯彻校长走进教研组的活动,从学校的层面和高度,以指导教师加强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展现教学成果为目的,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和活动实效。

4.教研评价。为加强教研组队伍建设,强化教研组工作的计划意识、责任意识、科研意识,建立并完善教研组考核评价细则,从教研计划及学期末教研总结的拟定,到教研活动的开展落实情况,从教学常规检查到优质课的评选,从专题研讨到教科研成果,逐一进行量化评价,最后计入教师年度考核。

5.中小学智慧平台规范落实。充分使用中小学智慧平台,合理使用平台资源,使平台为教师教研和教学提供助力。规范教师对平台的使用,对教师对平台的使用进行考核。

(六)毕业班教学

毕业班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毕业班教学成绩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本学期,我校在毕业班教学工作上,主要着重于以下几点:

1.确保毕业班教师配备。老中青结合,以老带新,中坚为主,选取教学经验丰富、敢打敢拼的教师担任毕业班教师。

2.做好计划。开学前由包级领导做好毕业班的整体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确保毕业班教学工作不受任何影响。

3.确定本学期毕业班教学工作重点。学生思想引导、体育锻炼、新授课教学、教学成果检测是本学期毕业班教学工作的重点。

4.优生辅导。提早确定毕业班优生辅导目标和优生辅导计划,确保优生辅导一学年不间断,将优生成绩作为我校毕业班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七)图书室分类整理

继续图书室分类整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尽快将图书室的分类整理工作完成,确保大阅读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具体实施及监管措施

(一)课堂教学   

1.落实推门听课及示范课制度。

以学科组为单位坚持每周的教研听评课制度,要求同学科组教师全员参与,集体评课,要求所有教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得少于15节;强化领导干部的推门听课制度,尤其是开学第一个周,以此规范教师上课秩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改进。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强化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2.转变教师观念,践行课堂教学改革。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强化与教研员及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点校的联系与沟通,坚持数字化教学的试点工作,聘请教研员及教育先进地区的名师到我校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数字化教学开展专题讲座。

3.明确责任意识,强化课堂管理。

为强化课堂管理,提升课堂效率,依据不同课型把课堂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四大类,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强化分管领导的责任意识。要求各分管领导,认真探索各课型特点,制定各课型基本要求,与教研组长一起,结合各学科进度开展不同课型的听评课活动,确保课堂管理取得实效。

(二)教学常规

在开学第一个周,组织各分管领导及部分教研组长对教学常规的各项制度进行重新审查、修订、完善,对各项制度的落实进行重新部署,重点强化对作业的检查与批改,尤其是随堂检测及单元检测的批改与反馈。对作业内容的设置,要严格做好申报审查制度,要求利用每周教研的时间集中讨论,最后由教研组长审查确定;对作业的批改采取教研组统一检查与教导处随机抽查的办法,对每个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量化考核。对教师的教学常规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定期检查本学期4次。

(三)青蓝工程

青蓝工程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各项活动,以提升青年教师能力,拓展青年教师思维为主,围绕不同方面安排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汇总。

(四)阅读工程

以崔晓飞老师的阅读工程方案为准,所有教师及学生集体参与,确定好本学期的阅读书目,以名著阅读为主,每周一节阅读课,落实好学生的阅读。开展跨学科阅读,在重要节日与党建办、德育处联合开展相应的特色活动,丰富我校阅读活动。

(五)校本教研

大力倡导并推进学科教研,明确在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改革中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向,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逐渐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在教研过程中抓住一个基本点:教研的常规管理;站稳一个立足点:课堂教学效益。

1.在开学之初,对教研组组长进行重新审核选拔,对教研工作不力,教研成绩一直不理想的组长该谈话谈话,该更换更换,使各教研组长在提高自身教研意识的同时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另外提高教研组长的待遇,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2.强化教研组管理,确保教研不搞形式,走过场。安排林首伶主任主抓教研工作,定期召开学科教研组长会议(一学期不少于2次),同时负责学科教研组工作的指导与检查,适时组织学科教研组长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科教研组长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

(六)毕业班教学

1.加大力度,搞好优生辅导。将优生辅导作为毕业班教学的重点工作,在制度上、精神物质上加大投入力度。

2.做好计划,新授课及体育锻炼务必跟得上。

今年可能实行全省统一命题,体育考试的改革声音不停,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毕业班的教学计划务必确保有效。

3.强化学生思想建设

要求班主任、包级领导、分管领导加强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建设,开学第一周召开毕业班学生会议,开学第一个月召开毕业班家长会,学生及家长思想建设跟得上,教学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