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科普——食品安全标准宣贯科普(第二期)

日期:2025-01-13     

字号:

食品安全标准宣贯科普第二期

食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食品安全标准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所在。这些标准犹如一张张精细的安全网,贯穿于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

一、生产源头的标准把控

(一)农业种植领域

在广袤的农田里,食品安全标准首先体现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上。对于农药,有着严格的毒性分类,高毒高残留农药被严格限制使用。例如,甲胺磷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农药已禁止用于食用农产品的生产。而且,每种允许使用的农药都有明确的安全间隔期规定。像在黄瓜种植中,使用某种低毒农药后,必须要经过规定天数的间隔,才能采摘上市,这是为了确保黄瓜上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

在化肥使用方面,其成分比例和有害物质限量都有明确要求。过量的氮肥可能导致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升高,而亚硝酸盐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化肥的使用要科学合理,符合相关标准,既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又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和农产品品质下降。

(二)畜牧养殖环节

在畜牧养殖中,饲料质量是关键。饲料的成分、营养物质含量以及可能含有的添加剂都受到严格监管。例如,饲料中的重金属含量有严格限制,因为重金属会在畜禽体内蓄积,进而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同时,兽药的使用也必须遵循严格标准。每种兽药都有规定的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休药期。比如,给鸡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后,必须在休药期结束后才能将鸡肉推向市场,以保证鸡肉中的兽药残留不超标,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二、食品加工过程的严格规范

(一)生产环境与人员卫生

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环境必须符合高标准的卫生要求。车间的空气洁净度、温度、湿度等参数都有严格规定。例如,在生产乳制品的车间,空气需要经过净化处理,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以防止微生物滋生。同时,进入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卫生标准的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和鞋套,并且要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包括洗手消毒、风淋等环节,防止工作人员将外界的细菌、病毒等污染物带入车间。

(二)加工工艺与参数控制

每一种食品都有其特定的加工工艺和参数标准。以面包生产为例,面粉的选择要符合质量标准,酵母的添加量、发酵的温度和时间、烘焙的温度和时长等都需要精确控制。在肉类加工中,屠宰后的处理工序,如清洗、分割、腌制等环节,都有相应的卫生和工艺标准。腌制时使用的食盐、防腐剂等添加剂的用量必须在安全范围内,而且腌制的时间和温度要保证既能达到保鲜效果,又不会使有害物质产生或超标。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准则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了每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和残留量。例如,在饮料中使用的甜味剂阿斯巴甜,其使用量有严格限制,过量使用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对于一些天然食品添加剂,如天然色素,也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使用规范,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包装与标签的重要标准

(一)包装材料的安全要求

食品包装材料直接接触食品,其安全性至关重要。无论是塑料、纸质、金属还是玻璃包装,都有各自的卫生标准。例如,塑料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级标准,不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双酚 A 在某些食品包装中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因为它可能会迁移到食品中,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等造成危害。纸质包装要保证油墨等印刷材料不会污染食品,金属包装要防止金属离子溶出,玻璃包装要保证其强度和化学稳定性,避免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破碎污染食品。

(二)标签信息的准确与完整

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信息的重要窗口,也是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内容。标签上必须准确标注食品的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对于含有过敏原的食品,如花生、牛奶、大豆、小麦、坚果等,必须在标签上明确标注,以保护过敏人群的健康。此外,如果食品中使用了转基因原料,也要按照规定进行标识,让消费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四、储存和运输环节的安全保障

(一)储存条件的标准设定

不同类型的食品对储存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冷藏食品,如冰淇淋、鲜牛奶等,必须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储存,通常要求温度在 2 - 8℃之间,并且要保持温度的稳定。冷冻食品,如速冻水饺、冷冻肉类等,储存温度要在 -18℃以下,以保证食品的品质和安全。对于常温储存的食品,如饼干、方便面等,仓库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止食品受潮、发霉或变质。同时,食品的堆放要符合规定,保证空气流通,避免因积压导致食品损坏。

(二)运输过程的规范要求

在食品运输过程中,无论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还是航空运输,都要保证运输条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对于冷链运输的食品,要确保冷链的不间断。运输车辆要配备合适的制冷设备和温度监测装置,实时监控温度变化,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对于容易受到震动、碰撞影响的食品,如玻璃瓶装饮料、蛋类等,要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破碎、损坏,从而影响食品质量和安全。

总之,食品安全标准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体系,它涵盖了食品产业的方方面面。只有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共同努力,严格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标准,才能真正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