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文字实录

2024年6月6日“聚力链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七场)文字实录

日期:2024-06-06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6月6日召开“聚力链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工业设计产业链新闻发布会,邀请了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刘森、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正功;高新区管委分管负责人、副县级干部王元运;烟台蓝天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冬青;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邓斌,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聚力链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七场。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刘森先生,请刘主任向大家介绍我市工业设计产业链发展总体情况,和刘主任共同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正功先生;高新区管委分管负责人、副县级干部王元运先生;烟台蓝天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冬青先生;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邓斌先生。

首先,请刘主任介绍烟台市工业设计产业链发展总体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  刘森: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市工业设计产业链,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烟台市工业设计产业链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持续推进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业设计小镇、世界设计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成功举办多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省长杯”“市长杯”等工业设计行业活动和赛事,烟台工业设计影响力持续提升,工业设计赋能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彰显。上个月,市政府又印发《烟台市创建“设计之都”工作方案》,聚焦工业设计强链赋能作用,加快集聚设计资源和创新要素,努力将烟台打造成为设计领航、品牌响亮的“设计之都”。

一、坚持聚链发力,优化产业链工作机制。突出“产业设计化和设计产业化”的“设计+”理念,印发了《烟台市工业设计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每年制订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措施。按照市产业链总体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业设计产业链链办工作机制,形成了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为主责部门,高新区、莱山区为领建园区,芝罘区、黄渤海新区、龙口市为关联园区的架构设置,通过“周汇报、月通报、季督导、年度考核”以及“红黄蓝”通报等形式,统筹推进规划制定、链条招商、宣传推介等工作,切实加强工作联动,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落细。

二、坚持建强载体,持续提升支撑能力。强化对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型制造示范等创新载体平台的培育认定和管理扶持,坚持以“市级→省级→国家级”梯度培育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制造业企业的设计创新与应用能力。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达6家、44家和284家,数量位居全省前3。今年4月份,我市出台了《实施六大行动 聚力链式发展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获金奖、银奖、铜奖的作品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

三、坚持营造氛围,高标筹办品牌活动。近年来,我市已成功举办了4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2届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2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展览、6届烟台“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重量级设计活动;利用赛事平台,挖掘筛选出蓝鲸1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系统、橙色云协同创新平台、百万像素级红外体温热像仪、海洋之星等一批不同领域的优质工业设计项目和成果。依托各类大会、赛事的高标准举办,推广展示了烟台本土企业的工业设计能力和产品,汇集凝聚了一批优质设计资源和设计人才,形成了重视工业设计、发展工业设计的良好氛围。2021年,我市获评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相关经验写入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中国服务型制造发展报告》蓝皮书。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有3件作品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1件获铜奖,36件作品获得“省长杯”金银铜奖,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

四、坚持赋能强链,融合推进设计制造。支持链主企业--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持续建设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为本地企业提供全流程设计服务;去年以来,已累计走访对接全市海洋工程、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葡萄酒等产业链重点企业、平台公司等120余家,达成合作意向10余个。同时,组建190人的工业设计领域服务企业专家团,通过举办工业设计赋能强链推进会、设计供需对接会、工业设计大讲堂、工业设计进企业等活动,采集企业需求、解决企业诉求、助力企业发展。专家团成立以来,累计走访116家企业,收集问题87个、解决问题69个。

下步,市工业设计产业链将围绕“设计之都”创建工作目标,聚焦工业设计园区示范、龙头带动、服务赋能,加快推动我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是发挥工业设计产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动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工业设计小镇文创设计产业园建设,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和设计企业落户。加快橙色云、捷瑞数字等创新载体建设,打造产业特色突出、设计要素聚集、服务平台共享、示范引领带动的工业设计特色园区。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引计划,在工业设计头部企业(机构)招引落地方面取得突破。

二是发挥工业设计龙头企业资源带动作用。依托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优势,持续提升设计服务能力,做好与烟台市重点产业链企业常态化服务对接,不断推出对行业有重要影响的设计研发项目。发挥好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重要活动赛事的平台作用,将其作为汇聚国内外设计资源、招引工业设计生态企业的重要载体,为我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设计动力。

三是发挥工业设计赋能重点产业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业设计服务体系,推进国家、省、市工业设计中心梯度培育工作,发挥并共享工业设计服务企业专家团智力资源,加强与重点产业链、重点区市、重点企业的对接,组织开展供需对接活动,鼓励设计机构对外拓展服务,促进设计与制造的紧密融合,努力把工业设计产业打造成烟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力引擎。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感谢刘主任的全面介绍。

接下来,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名称。请大家举手示意我。

山东广播电视台:

近年,烟台市把工业设计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引擎。2024年烟台市围绕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采取哪些工作举措?

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正功:

工业设计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引导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2024年,烟台将以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为契机,全面启动“设计之都”创建工作,抓好工业设计小镇、世界设计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在设计载体培育、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生态打造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培育工业设计骨干企业。完善工业设计中心梯次培育体系,修订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年内新培育工业设计中心20家以上。鼓励全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分离研发机构,成立独立运营的设计公司;支持产业园区、高等院校和设计服务机构等设立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孵化器,引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企业和机构。

发挥工业设计赋能作用。持续提升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橙色云、山东省创新设计研究院等设计创新平台的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数字化原型创新工场、原型创新实验室、大师工坊、数字文创工坊等设施建设,搭建具备数字化验证、敏捷制造、原型开发等功能的研发设计与应用平台。年内组织各类对接活动10场以上,争取为全市200家以上企业提供设计工具、设计标准、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提升智能制造、关键装备、核心装置、新工艺技术等设计创新能力。

构建设计产业生态体系。发挥工业设计产业链领建园区、关联园区的引领示范作用,重点推进工业设计小镇文创产业园、世界设计公园、1861文创产业园、长荣水泥厂文旅主题公园等一批重点园区、特色街区建设;依托万华化学、海成石化、哈工程烟台研究院等企业院所,建设一批“总部经济+工业设计”项目。结合“设计之都”创建工作,提升工业设计强链赋能作用,汇聚行业重点企业研发总部、设计机构、创新实验室等各类资源,拓展文化创意、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工业设计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工业设计生态集聚区。

营造设计创新浓厚氛围。办好2024年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品牌活动,支持“明远杯”国际家居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明石杯”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赛、“招金银楼杯”黄金珠宝首饰设计大赛等社会主体举办的多彩设计活动,培养民众了解设计、参与设计、享受设计的浓厚氛围。举办工业设计大讲堂、中国工业设计联合创新学院实训课程、大学生暑期工业设计周等培训活动,广纳全国优质生源和知名设计机构,做好设计创新教育和人才引育,为工业设计创新提质夯实人才基础。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

高新区作为工业设计产业链领建园区,在推进以工业设计小镇为代表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建设上,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取得成效如何?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作为工业设计产业链链主企业,高新区在支持其发展上有哪些做法并取得哪些成效?

高新区管委分管负责人、副县级干部 王元运:

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阵地。工业设计小镇是全省首个工业设计特色产业园区,是烟台创建“设计之都”的重要载体。自2022年5月19日市政府确定高新区为规划建设主体以来,全速推进,建设招商成效良好。

在园区规划上,确定了“设计赋能、产业支撑、商业配套”三大板块。其中,设计赋能板块以原型创新工场、文创产业园为代表,招引知名设计单位,集聚各类设计大师;产业支撑板块依托高新区的基础和优势,布局了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园,与设计产业形成互动融合的新业态;商业配套板块分为观湖酒店、高端商务区、设计广场三部分,形成集“产学研文旅商”一体化发展工业设计主题园区。

在园区建设上,创新性采取“拆、留、改、建”并举的方式,累计投资6.3亿元,迁改企业25家,老旧厂房7万多平米,完成了沿湖生态景观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坚持平台公司自主开发与园区运营商招引“两条腿走路”,目前智能制造产业园主体建成;总部经济产业园一期主体封顶,二期年内建成;文创产业园拿地仅半年多,22栋楼拔地而起,年内将全部建成;观湖酒店、高端商务区和电子信息产业园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用。

在园区招商上,坚持边建设、边招商,一揽子出台工业经济、总部经济、市场主体等“3+N”系列招商惠企政策,以工业设计小镇为招商主阵地,已招引各类项目80余个、总投资90亿元。计划2025年工业设计小镇全部建成投用,2027年满园运营投达产后,将汇聚专业设计人才上千名、高端创新机构上百家、优质企业300家以上,实现工业设计服务产值100亿元以上。

在园区扶持上,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高新区以来,区管委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免费提供2万多平米的办公、科研、生产场地及6套人才公寓;投资近4000万元改造提升原型创新工场、原型研发实验室和检测认证平台。2021年助力该院成功晋升为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为“省长杯”“市长杯”等重大活动提供强有力支持。

凤凰网:

烟台世界设计公园是怎样规划的,现在建设进展如何?

烟台蓝天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冬青:

烟台世界设计公园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山寨,滨海东路以北,东至海澜路东侧养殖区,西至海越路,核心区面积 94.49 公顷,研究范围面积197.67 公顷(包含城镇开发边界外,海岸线以内用地,以海岸线整治和环境提升为主),规划总体布局为打造“一轴三带四区六节点”的空间结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烟台设计”城市形象新地标、现象级设计艺术旅游目的地、世界级设计产业创意转化沉浸式公园、结合创新设计的新型度假生活方式体验地。

该项目前期规划建设主体为高新区管委,2023年6月7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政务通报(2023年第11期)明确建设主体由高新区管委调整为蓝天集团。接管项目后,2023年11月22日规划概念方案通过市高新区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核并提报市级审批。截至目前,已根据多轮对接市自规局反馈意见,对规划方案作了反复细化完善,现已具备提报市自规局项审会条件,正在对接上会事宜,近期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市规委会审批并启动项目建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在烟台成立已有5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研究院建设情况如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了哪些赋能?

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邓斌:

聚焦新型工业化,深化产业融合。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等十余项荣誉称号,通过了IOS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IF奖、红点奖等三十余项国内、国际奖项。2021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智能制造领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智能制造领域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目前,研究院正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包括整合配置工业设计产业链关键创新要素,提供全流程创新设计、全领域品牌设计、全产业链整合研发等产业升级解决方案,持续助力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下步,研究院将以工业设计为引领,以助力烟台市创建“设计之都”为目标,打造国内领先的设计产业聚集地。

积极推进设计赋能,促进成果转化。研究院始终致力于发挥设计的创新驱动能力和强链赋能效应,在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积极承担设计研发攻关任务,成立了中国电子科学院机器人产业制造基地、中车长客轨道交通领域创新设计中心等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承担了2022北京冬奥会中国国家队雪蜡车总体设计与核心设备生产制造、中车高速列车新一代零重力座舱、中科宇航火箭对接竖起装置及陆船装备、军民两用四足机器人等重大领域关键项目的设计、研发工作。此外,研究院持续举办设计赋能培训会、工业设计大讲堂、联合创新学院实训等活动,为艾睿光电、东方威思顿、海尔、海信、三奇医疗、北京大学、江南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企业及高校提供了全流程全品牌全领域设计和人才培训服务,实现了全产业链整合研发定制生产。五年来,研究院累计服务企业2000余家、高校30余所,培训人次超过3000人,转化产值超过200亿元。

优化产业生态,营造优渥环境。自成立以来,研究院持续集聚国内外优秀设计资源,在烟台连续承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山东省“省长杯”、烟台市“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大型活动,积极参与烟台工业设计小镇、世界设计公园等创新载体建设,搭建联合创新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为烟台市工业设计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感谢邓院长,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

工业设计作为创新链和价值链的源头,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大家围绕今天发布的内容,充分发挥好各自平台的传播优势,宣传好、报道好、解读好我市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成效,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可以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人。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五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