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不仅是美食的诞生地,还是一个“隐藏”的小药铺!藏在厨房里的“中药”,您知道几种呢?今天就由疾控小编带您一起来聊一聊“药食同源”之厨房里的中药,这样便可以在做饭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通过食疗调理身体平衡,达到治未病、缓解症状的效果。
(一)葱
葱是我们日常饮食中最常见的食材之一。它除了能为饮食增添风味之外,还具有发表通阳、解表发汗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现代研究表明,葱具有解热、祛痰、促进消化吸收、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功效。
(二)姜
俗话说,“妙用生姜,胜得良方”。生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它性温味辛,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等功效,可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等症,被称为“呕家圣药”。
(三)蒜
大蒜既是日常必备的调味食材,又是强身治病的良药。其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解毒杀虫、消肿、止痢的功效,内服可治疗泄泻、痢疾等,外用可治疗痈肿疔毒、疥癣等。对于痈肿初起,用独头蒜切片,贴于患处,再以艾火灸之,可消肿解毒。此外,常食醋浸大蒜,能健脾温胃、增强食欲,可治疗胃脘冷痛、饮食不消、食欲减退等。
(四)草果
草果性温味辛,归脾、胃经。具有燥湿温中、截疟除痰的功效,用于寒湿内阻导致的脘腹胀痛、痞满呕吐,以及疟疾寒热、瘟疫发热等。气虚或血亏者,无寒湿实邪者忌服。
(五)花椒
厨房里的“麻味担当”,花椒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内服可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用治湿疹、阴痒等症。口嚼花椒可以有效缓解牙痛。将花椒与食盐炒后敷于腹部可以缓解腹痛、痛经属虚寒证者等。阴虚火旺之人及孕妇不适宜服用花椒。
(六)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入药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等。选购八角茴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正品八角茴香及其伪品莽草。需要注意的是,八角茴香食用过量会损目发疮,有虚火的人不建议食用。
(七)肉豆蔻
肉豆蔻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症。但是食用过量会导致眩晕、呕吐和恶心。
(八)白芷
白芷具有散寒解表、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等症。白芷作为调味品可以很好地祛除牛羊肉腥味。
(九)丁香
丁香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以及肾虚阳痿等。需要注意的是,丁香和郁金不能同时使用。
(十)肉桂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肺、脾、心、肝经。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作用,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闭经等症。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且不宜与赤石脂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