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适应新时代品质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教学计划
1、开学前,学校班子成员共同商议制定学校计划。各教研组、教师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及所任学科的特征,制定相应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和个人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在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和编写意图、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制定。教研组和教师的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学校检查备案。
2、教学计划应具有如下四项基本内容:
①学情分析;
②教材分析;
③教学目标;
④教学措施等。
教案中要有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进度安排应包括教学内容、课时计划及授课时间。
二、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坚持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
1、个人备课
教师个人备课应做到“五有六备”:
①“五有”即脑中有“标”,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
②“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
2、集体备课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研究教材体系和知识结构。备课组必须做到“一坚持四统一两公开”,即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 一,作业训练统一,考试命题统一;信息公开、资料公开。备课组长要落实“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3.教案的内容
每位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情和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行课时备课,编写课时教案。充分理解把握驾驭教材,深入浅出,结合实际,选择教法,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使用,设计作业,并要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应变处理等等,为上课做好各项准备。备课要充分,项目要齐全,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具体要求如下:
①教学目标明确,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②准确把握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
③教学方法要讲究技巧,体现巧、妙、趣、活、新。
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状态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思路要清晰,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有利于启迪和开阔学生思维、发展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⑤板书设计要简明扼要,形式灵活,有针对性。
⑥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结合教学实际,记录自己的教学得失,如教学设计的实践情况、有何创新、有何遗漏待补等,进行反思,有所感悟,对教学设计有重建、有改进。
4、提倡电子教案,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群作用,进行教案研究、交流、借鉴和实现资源共享,反对照搬照抄。
5、备课检查:采取学科组定期检查和随机听课抽查两种方式,并将检查情况做好记录。当发现教案不合要求时及时交换意见,要求改正,检查中发现未进行二次备课情况要及时纠正。
三、课堂教学
1、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缺课、调课和停课。严格执行课前候课制度,教师应提前三分钟到教室门口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候课情况,督促未进教室的学生迅速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上课时,教师应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衣着整洁、得体、款式大方,不浓妆艳抹,不穿过于暴露的服装和拖鞋,不随便出教室,不接打电话,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吸烟,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上 下课师生应互致问候或祝福。
2、教师上课应使用普通话,课堂语言讲准确、清晰、通俗、生动,具有条理性、启发性语速不能过急或过缓。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
3、课堂教学应体现精讲多练,短时高效的原则,提倡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的运用。课堂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15分钟,学生参与数不少于二分之一。
4、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勤于走下讲台巡视,随时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课感受,特别关注后进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时运用肢体语言等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随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指点。要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 热情地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想办法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求知欲望。
5、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礼貌用语,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怨气。对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应善于控制个人情绪,冷静妥善处理,不得因教育个别学生占用过多的授课时间,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门外。遇见突发事件应果断处置,确保师生安全。
四、学生学习教学
1、学生必须提前进人教室,并依次坐好,不得迟到、早退或课,因故迟到或特殊情况需早退时,必须经教师同意,方可出入教室。上课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教室或将师生叫离教室。
2、学生进入教室、实验室应注意衣着整洁,必须按教室(实验室)着装要求进入教室(实验室)。
3、学生应该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环节,按照教学计划上好每一节课。上课要专心听讲,做好笔记,努力提高听课效率。
4、上课时应保持室内肃静,不得谈笑或进行与本课无关的活动,不准吸烟或吃零食。
5、学生对课堂教学如有意见时,在不便向教师直接反映的情况下,可实事求是地向教务科或学校有关部门反映,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6、学生要轮流值日,负责课前擦黑板,帮助教师取送演示仪器、教学器材等。课间出入教室要有秩序,要先出后进。上课前后不得在教学楼内拥挤、喧闹,不得擅自闯入教室干扰课堂教学的进行。
7、为了更好地接受课堂上的讲授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必须按教师的要求,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预习、复习、完成作业。
五、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情促教
教师言行举止应作为学生的表率。学生的缺点,教师要热情诚恳地劝导和严肃耐心地批评教育,不应放任自流,也不应嘲笑、讽刺、挖苦学业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不得驱赶学生出课堂。
不论上课还是自修,教师不得看书报、抽烟、带小孩、接电话、接待客人等。
六、注重教科研工作制度化
1、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研讨,提高理论实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交流学习心得,了解教育教学动态。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抓好立项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①抓好立项课题的研究,认真做好制定计划、过程管理、阶段小结工作。
②围绕新课程改革重新制定新的课题,借助新课题推进新课程,推动学校教学开展。
③要求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上好研讨课,大家共同听课、评课并进行反思,以提高教科实效。
4、教研组活动每周安排一次,教研组长必须做好有关教研组的各项工作。
总之,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积极推进以教法、学法、评价方法为主的教学改革,以发展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