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督灸——行走在背上的医术

日期:2023-12-27     

字号:

《黄帝内经》云:“病在督脉治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体诸阳,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督灸的优势为将经络、俞穴、药物、艾灸综合作用融为一体,具有益肾通督、温阳散寒、行气破瘀、通痹止痛、调和阴阳、激发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因其安全、有效,无任何毒副作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增强身体免疫力,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开始一天天回升。常言道“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九灸”是“三伏灸”未病先防的补充,在三九天进行天灸、督灸可以将初生阳气巩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同时还能起到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强壮脏腑,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故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

一、什么是督灸

督灸又名长蛇灸,属于传统艾灸疗法中的一种,也是目前灸疗中施灸范围最大、一次灸疗时间最长的灸法。

二、督灸的作用

督灸是在人体背部督脉上,以隔药灸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施灸方法,集督脉、督灸粉、生姜和艾灸治疗作用于一体,涵扩经络、腧穴、药物、灸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优势,发挥温阳散寒、补肾通督、壮骨透肌、行气活血、通痹止痛之功,达到补肾虚和通督滞“标本同治”的效果。

三、督灸的适应症

1.寒证:支气管哮喘、反复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风湿类关节炎、肌肉纤维炎等骨关节系统疾病。

2.虚证: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症、慢性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等。

3.瘀证:女性怕冷、手脚冰凉、痛经以及黄褐斑、雀斑、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慢性盆腔炎等属瘀寒证者。

4.保健:调节免疫、增强体质体虚易感冒、亚健康状态,疲劳综合征。

四、督灸的禁忌症

1.哺乳期或经期的女性患者,孕妇;

2.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出血性疾病及精神病、过敏体质者;

3.严重关节畸形活动不利的患者;

4.施灸部位皮破损损者。

五、督灸的注意事项

督灸治疗前三天应避免饮食腥辣,建议清淡素食;督灸治疗时长约1.5小时,请提前排尿;督灸治疗过程中请不要大幅度改变体位。

督灸治疗会出现皮肤灼热现象,属正常反应,如不耐受,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督灸后禁食寒凉之物以及海鲜、酒类、羊肉、辣椒等腥辣刺激食物,治疗当天可用温水擦拭灸疗部位,严禁汗蒸、泡浴、醉酒等,24小时后可洗浴。

督灸治疗一周内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劳累,大汗出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