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血热是种什么样的传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为“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老鼠传播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因为鼠患难以根绝,因此该病就很难彻底消除,因此灭老鼠是减少这种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出血热发病时间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秋冬季和春季两个发病高峰,秋冬季多是由于了野外粮食入仓、食源减少,野外黑线姬鼠进家里造成一拨10月至转年1月的出血热发病数升高;春季是老鼠繁殖高峰期,老鼠密度加大,造成3--6月褐家鼠等家鼠型传播出血热一个新的高峰。从全国来讲,北方发病数高于南方,以中老年、农民发病数为主。
2.得了出血热后什么表现?与其他疾病怎么甄别?
人感染了出血热病毒后,14天内可能发病,早期表现类似“感冒”,很容易被当成普通感冒用药,导致延误出现病情加重,患者发病急,短时间内很快出现畏寒,高烧常常在39--40℃之间,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面部、颈部和胸部发红,眼分泌物增多(眼屎多,痒),眼睑浮肿,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出血热发病后,病情进展很快,如果因为高热、乏力等拖延,会加重病情、抢救不及时导致重症,甚至死亡,尤其有糖尿病、心脏病、哮喘等基础性疾病人群,因为抵抗力差,最容易导致重症。由于早期没有特异性表现,因此早就诊是关键。
3.出血热是怎么传染的?患者能向新冠那样传染给人吗?
老鼠携带病毒的粪便、尿液、唾液等污染了柴草、垃圾等环境,人在扬起、清理柴草、垃圾等劳作时,通过吸入污染的尘埃而感染;进食被老鼠携带病毒的污染的水、食物可经过口腔和胃肠道黏膜感染;被老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携带病毒的老鼠粪便、尿液等也可能感染。
有些人会说,我家没有老鼠,附近也没有老鼠,但为什么也会感染出血热?这是因为我们日常从市场、流动摊贩购买的瓜果蔬菜等,如果农户、商家、商铺没有做好食品的保存,附近有老鼠串来串去,瓜果蔬菜、粮食被老鼠粪便、尿液污染或老鼠啃咬过,我们购买后,没有很好的清洗,所以也会感染出血热。这就是强调我们个人卫生、饮食饮水卫生的重要原因。
患者不是该病的传染源,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出血热患者传播其他人的报道。如果仅是一次被老鼠咬伤、抓伤,没有其他不洁卫生习惯,感染发病的可能性很低,如果出现被老鼠咬伤、抓伤这种情况,就将伤口清洗、消毒,观察14天,保持平常心态,如果没有异常就可以解除风险了。如果日常生活范围内、室内外常见老鼠出没,出现高热、乏力等症状,排除量受凉、大汗等其他因素外,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4.日常中怎么预防出血热?
预防老鼠传播出血热等疾病,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清理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及时清除室内外草堆、粪堆、垃圾堆,减少老鼠的食物、隐蔽场所及老鼠孳生地。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先洒水后扫地,防止携带病毒的尘埃飞扬吸入而导致感染。
(2)、储粮大户业主要垫高粮食堆或者用细小笼将粮食围圈防止老鼠进入。家庭用户的粮食不要露天堆放,应放在密封、不易被咬破的容器内。水、食物、蔬菜瓜果等遮盖严,防止老鼠践踏。
(3)、灭鼠防鼠。在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投放灭鼠药或捕鼠夹、粘鼠板等多种方法。(溴敌隆)是一种安全、高效灭鼠剂,老鼠食用后,逐渐变得无力,一般5-6天死亡,不会引起二次中毒,发现死鼠要深埋。在每年2月、4月、9月和11月要集中加大灭鼠力度,降低老鼠密度。居民家中及时堵塞鼠洞,门窗合缝,排水口加铁栅栏。
(4)、日常生活加强个人防护和手卫生。避免赤手与老鼠及粪便尿液唾液接触;不吃被老鼠污染的食物、水和饮料;皮肤有破损要及时消毒;蔬菜、水果和购买的生鲜食物等要清洗或加热煮熟。
(5)、出现高热、乏力、全身酸痛、面部、颈部皮肤红等上述症状时要及时到蓬莱人民医院或蓬莱中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