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指导】内一科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日期:2022-09-16     

字号:

消 渴 病

一、生活起居

1、环境温、湿度适宜,顺应四时及时增减衣物。

2、起居有常,戒烟限酒。

3、保持眼、口腔、会阴、皮肤等清洁卫生。

4、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通过糖尿病健康大讲堂、小组式教育或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

二、饮食指导

根据身高、体重、年龄、体力活动强度,计算每日的总热量,合理分配餐次。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20%,脂肪占总能量20%~30%,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饮食总能量的10%;不宜摄入反式脂肪酸;胆固醇摄入量<300mg/天;食盐摄入量限制在6g/天以内,伴有高血压、水肿者每日摄入盐量不超过2克;少食坚果类、油炸类食物及甜食;平衡膳食,定时定量进餐。

1、肝胃郁热证:宜食开郁清热之品,如苦瓜、黄瓜、丝瓜、芹菜、莲子、银耳等。食疗方:苦瓜山药烧豆腐、凉拌黄瓜、丝瓜炒蘑菇等。

2、胃肠实热证:宜食清利胃肠实热之品,如芦荟、马齿苋、苦瓜、冬瓜、荞麦、燕麦片等。食疗方:凉拌马齿苋、冬瓜炒竹笋、苦丁茶等。

3、脾虚胃热证:宜食补脾清胃热之品,如山药、粟米、高粱、菠菜、赤小豆、鱼肉等。食疗方:山药芡实瘦肉饮等。

4、上热下寒证:宜食清上温下之品。如白萝卜、党参、鲜芦根等。食疗方:白萝卜汁等。

5、阴虚火旺证:宜食滋阴降火之品,如甲鱼、老鸭、莲子、百合、银耳、茼蒿、枸杞子、桑椹等。食疗方:菊花茶、枸杞茶、银耳莲子百合饮等。

6、气阴两虚证:宜食益气养阴之品,如瘦肉、蛋类、鱼肉、山药等。食疗方:皮蛋瘦肉粥等。

7、阴阳两虚证:宜食温益肾阳、补肾滋阴之品,如牛肉、羊肉、虾仁、韭菜、猪胰、干姜、黑豆、黑芝麻等等。食疗方:韭菜炒虾仁、香菇木耳汤等。

三、情志调理

1、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增强其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态。

2、鼓励家属理解支持患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3、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病友活动,开展同伴支持教育,介绍成功的病例,鼓励参与社会活动。

4、应用中医七情归属,了解患者情志状态,指导采用移情易性的方法,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改变其不良习性。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一、生活起居

1、室内光线明亮,避免强光等不良刺激,眼底出血者卧床休息。

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努责,戒烟酒。

3、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

二、饮食指导

1、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宜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食品,如莲子、百合、山药等。食疗方:山药排骨汤。

2、肝肾阴虚,目络失养证:宜食补益肝肾,养血通络的食品,如黑芝麻、枸杞等。食疗方:枸杞蒸鸡。

3、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宜食阴阳双补,化痰祛瘀的食品,如牛肉、羊肉、枸杞等。食疗方:清炖枸杞鸽。

三、情志调理

1、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除患者疑虑、恐惧心理。

2、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了解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

3、鼓励病友间交流治疗体会,增强治疗信心。

4、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情志调理:

①清静养神法:对视物模糊或视物不见的患者,通过闭目静坐、静卧,全身放松,平静呼吸,以达到全身气血流通顺畅。

②顺意从欲法:对于暴盲、精神压力大的患者,鼓励并引导其倾诉,以疏泄情志。

③五行相胜法:对于视力逐渐减弱或暴盲的患者,易出现忧虑情绪,根据五行制约法则——喜胜忧,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相声或听欢快、喜气的乐曲,减轻忧虑。


消 渴 痹 症

一、生活起居

1、顺应四时及时增减衣物,慎起居、避风寒。

2、避免劳累,戒烟限酒。

3、教育患者及其家属重视足部自查及保护。每天自查内容:观察双足l~2次,注意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检查趾间、趾甲、足底皮肤有无水肿、鸡眼、红肿、甲沟炎、溃疡、坏死等;评估足部感觉减退、麻木、刺痛的程度;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皮肤是否干燥等。

4、促进足部血液循环:经常按摩足部;每天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起坐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冬天注意保暖,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器等直接暖足,谨防烫伤皮肤而引起感染。

5、选择宽松的鞋袜,大小适中,鞋子轻巧,鞋底较厚而鞋内较柔软,透气良好,不建议穿皮鞋;袜子以弹性好,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地为佳。

6、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勤换鞋袜。每日用中性皂水或温水泡脚,水温38~40℃(用水温计试水温,勿直接用脚试温),时间15~20分钟,洗净后用清洁、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注意擦干趾间;干燥皮肤可以使用油膏类护肤品。趾甲修剪不宜过短,不随意自行剔除胼胝。

7、预防外伤:指导患者不要赤脚或穿拖鞋走路,以防扎伤;穿鞋前先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或异常;足部疾患应及时治疗。

8、定期足部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三阴交、地机、涌泉等穴。

二、饮食指导

1、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活血的食品,如山药等。

2、阴虚血瘀证:宜食滋阴化瘀的食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黑芝麻等。

3、寒凝血瘀证:宜食温经通络的食品,如肉桂、茴香、花椒等。

4、痰瘀阻络证:宜食化痰活血的食品。如山楂、陈皮、金橘等。

5、肝肾亏虚证:宜食滋补肝肾的食品,如枸杞子、甲鱼、老鸭、银耳等。

6、肢体萎软者,宜食补中益气类的食品,如山药、鱼肉、香菇等。

三、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病友活动,开展同伴支持教育,介绍成功的病例,鼓励参与社会活动。

3、听舒缓的音乐以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

一、生活起居

1、病室宜安静,整洁,光线柔和,避免噪声、强光等一切不良刺激。

2、指导患者起居有常,慎避外邪,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勿努挣。

3、注意安全。防呛咳窒息、防跌倒坠床、防烫伤等意外。做好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

二、饮食指导

中脏腑昏迷或吞咽困难者,根据病情予禁食或鼻饲喂服,以补充足够的水分及富有营养的流质,如米汤、匀浆膳、混合奶等,饮食忌肥甘厚味等生湿助火之品。

三、情志调理

1、关心尊重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2、解除患者因突然得病而产生的恐惧、焦虑、悲观情绪:可采用释放、宣泄法,使患者心中的焦躁、痛苦释放出来。

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亲朋好友多探视,多给予情感支持。

4、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增强治疗信心。


肾风(Iga)

一、生活起居

1、保持病室静谧清爽,起居有时,避风寒,防感冒。

2、保持口腔、皮肤、会阴清洁,防止感染。

3、避免肾损害加重因素,如扁桃体症状明显且反复发作者,可于急性炎症控制后,择期手术摘除;慎用肾损害药物等。

4、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如太极运动等。

5、指导患者进行中医特色的自我保健方法,如按摩足三里、肾俞穴等,补益肾气。

二、饮食指导

1、肾气阴两虚证:宜食益气养阴之物。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可选用莲子、红枣、山药、木耳等食物。

2、肾络瘀痹证宜选用活血散结、补气行气的食物,可选用山楂、香菇、大蒜、葱、姜等。

3、风湿内扰证以祛风除湿为主,少食肥甘厚味,忌过饱。可选用薏苡仁、冬瓜、茯苓、丝瓜、苦瓜等。肾风病出现肝风内扰时,更应重视低盐饮食。饮食中也可适当补充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食物。

4、针对肾风病(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患者,宜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等。

三、情志调理

1、顺情从欲:本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患者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护士应积极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化郁为畅,疏泄情志。

2、说理开导: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担心副作用,心理压力大,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做好针对性解释工作,给予心理支持。

3、自我放松:鼓励患者采用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放松操等,达到怡养心神、舒畅情志的效果。

4、分心移情: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和社会活动,如种花植草、烹饪、棋艺等。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一、生活起居

1、保持病室静谧清爽,起居有时;顺应四时,避免六淫邪气入侵。

2、保持口腔、皮肤、会阴清洁,防止感染。

3、避免肾损害加重因素,如过度劳累等。慎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和食物。

4、定期监测血压,控制血压于合理范围。

5、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如太极运动、八段锦等。

6、指导患者进行中医特色的自我保健方法,如穴位按摩等。

二、饮食指导

1、风伏肾络证:宜食祛风通络的食品,如木瓜、丝瓜、樱桃等。

2、湿热蕴结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薏苡仁、冬瓜、苦瓜、鲫鱼等。

3、肾络瘀阻证:宜食活血散结、补气行气的食品,如山楂、桃仁、香菇、海带、金橘等。

4、肾虚湿瘀证:宜食益肾活血、清热利湿的食品,如山药、桃仁、樱桃等。

5、气阴两虚证:宜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莲子、红枣、山药、黑米、枸杞等。

6、脾肾阳虚证:宜食健脾益肾、温阳利水的食品,如山药、木瓜、薏苡仁、

莲子、红枣、泥鳅等。

7、出现浮肿、高血压时应低盐饮食,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2~3g,忌食腌制品、含盐蔬菜(如茴香等)。高度浮肿时遵医嘱短期内无盐饮食。当肾功能不全(GFR ≤ 50ml/min)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蛋白质0、6~0、8g/kg、d,且优质蛋白占50%以上。极低蛋白饮食(0、3~0、4g/kg、d)患者,还应配合α-酮酸治疗。必要时,可以麦淀粉替代部分主食,保证热量摄入充分。

三、情志调理

1、本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患者抑郁善忧,情绪不宁,可采用顺情从欲方法,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化郁为畅,疏泄情志。

2、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担心副作用,心理压力大,可采用说理开导方法,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心理状况,做好针对性解释工作,给予心理支持。当患者表现为郁怒、躁动等肝阳亢盛、血压增高现象时,应及时心理疏导,避免言语、行为、环境因素等不良刺激。

3、采用自我放松、分心移情的方法,如听音乐、放松操等;鼓励患者生活中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和社会活动,如种植花草、烹饪、棋艺等。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

一、生活起居

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光线不宜过强。

2、眩晕轻者可适当休息,不宜过度疲劳。眩晕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减少头部晃动,切勿摇动床架,症状缓解后方可下床活动,动作宜缓慢,防止跌倒。

3、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4、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如实做好记录,以供临床治疗参考。

5、指导患者戒烟限酒。

二、饮食指导

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清淡、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2、肾气亏虚证:饮食宜富营养,如甲鱼,淡菜,银耳等,忌食煎炸炙烤及辛辣烟酒。日常可以黑芝麻、核桃肉捣烂加适当蜂蜜调服。

3、痰瘀互结证: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素体肥胖者适当控制饮食,高血压患者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半流饮食。可配合食疗,如荷叶粥等。

4、肝火亢盛证:饮食以清淡为主,宜食山楂、淡菜、紫菜、芹菜等,禁食辛辣、油腻及过咸之品。

5、阴虚阳亢证:饮食宜清淡和富于营养、低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萝卜、海带、雪梨等,忌食辛辣烟酒、动物内脏等。可配合菊花泡水代茶饮。

三、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有效针对指导。

2、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讲明情绪激动对疾病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控制。

3、眩晕较重,心烦焦虑者,减少探视人群,给患者提供安静的休养空间,鼓励患者听舒缓音乐,分散心烦焦虑感。

4、多与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及治疗成功经验,增强患者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