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剧院,品一段“梨园芳华”;逛逛艺术展,挑两件文创产品回家……第二届烟台文化惠民消费季开启后,烟台文化消费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越来越多的烟台市民享受到为文化“买单”的轻松美好。昨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截至6月底,全市共投入文化惠民消费引导资金150万元,实际使用146.5万元,直接拉动文化消费439万元。通过消费季平台共形成文化类消费订单29158笔,总成交额585万元。文化惠民消费活动,运用适量的财政资金补贴市民的文化消费,使文化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文化惠民的新力量。
优惠力度更大
个人最高补贴1000元
抢到消费劵了吗?买了什么文创产品?最近买书、看电影省了多少钱?第二届烟台惠民文化消费季启动后,政府专项资金补贴市民文化消费,如何更实惠地畅享本地文化活动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几日前,市民王莎莎通过手机在文惠购平台下单,为自己和好友购买了话剧《独自温暖》、昆曲《西厢记》等8场演出票,使用了5月份在山东文化惠民消费云服务平台抢到的200元“文惠券”后,原本总额为437元的演出票,王莎莎只支付了237元就轻松到手。“这个夏天,大剧院里的演出一场比一场精彩,买票的价格却越来越实惠,文化惠民消费让高雅艺术越来越亲民。”
记者了解到,第二届烟台文化惠民消费季利用政府文化消费引导资金,依托山东文化惠民消费云服务平台发放文化消费券,让消费者自主消费,推动文化企业生产更多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本届文化消费券可选面额更多、优惠力度更大,消费券设5元、10元、20元、30元、50元、100元、200元七种面值。消费券优惠额度为看演出(大型演出除外)优惠50%,看书、看电影优惠40%,其他类文化消费优惠30%,且单笔消费只可以使用1张消费券。活动期内,市民个人年度最高可享省、市两级补贴各500元,共1000元实惠。全市统一利用山东省文化厅指定的山东文化惠民消费云服务平台,连接供给端和消费端,实现文化信息宣传发布、大众文化需求数据搜集分析、文化消费引导促进等功能,使消费者注册申领消费券更简单便捷。同时可实现监测消费券发放和消费情况,实现指定企业消费折扣、消费数据统一、信息传输、业务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为完善文化消费季顶层设计提供决策支撑。
龙口市吕剧团灵活调整演出计划,结合发券时间,推出多场针对消费季的专场演出,每场上座率均在70%以上,创收12万元。蓬莱市遇见童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免费试听课程,郊游采风等活动,活动启动后,该企业半个月内新注册会员352人,累计使用文化惠民引导资金7万余元,拉动消费31.4万元。据企业负责人介绍,由于消费季活动的拉动,公司5月份的利润比寒暑假期间都要好,相比同期翻了一番。
惠民活动更丰富
全民共享文化盛宴
从参与活动企业的数量提升、到主题活动的丰富具体、再到活动时间的进一步加长……记者了解到,相比首届烟台文化惠民消费季,第二届消费季有了许多方面的“新提升”。
3月27日,烟台率先在全省举办了第二届烟台文化惠民消费季培训班,在全市范围内共发动图书影院、非遗传统工艺、剧院演艺、艺术培训、文创体验等特色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文化企业150余家参加培训。最终有102家企业通过审核并在“齐鲁文惠购”平台完成商铺建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中国邮政烟台市分公司、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烟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有限公司、烟台保利大剧院等。4月27日,五一小长假到来之际,烟台正式启动了“第二届烟台文化惠民消费季”,首批发放文化惠民消费券50万元;5月10日,借势母亲节,发放了第二批消费券50万元;6月15日,充分抓住“端午节遇上父亲节”节点,发放了第三批50万元的消费券。由于宣传等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三次发券均在10分钟内一抢而空。
7月2日,在市文化中心广场,加盟企业开展现场促销,吸引市民体验消费季活动。消费季通过构建“六大板块支撑、线上线下联动、县市区协同推进”的文化活动体系,实现全民共同参与,共享文化资源,共品文化盛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影视剧、戏剧戏曲、演唱会、音乐会等各类文艺展演活动。举办烟台文化艺术季、烟台繁荣舞台艺术“双演”工程惠民巡演活动、烟台市京剧吕剧青年演员大赛、梨园芳华·京剧艺术展、“享受文化·品味生活”胶东剧院惠民演出活动、龙口市尚德红色电影展演等。此外,还将组织知名设计企业、民族文化品牌、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展销,探索文创产品个性定制,举办2018中国(烟台)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烟台市博物馆趣味课堂、中国(烟台)民间艺术展览。开展传统工艺精品展销、非遗传习表演,饮食文化等系列展示体验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知识讲座、沙龙、论坛、美术展览、新书首发、作家讲座、阅读体验、畅销书展、诗词大赛、休闲健身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