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烟电气化铁路开通烟台铁路迈入电气化时代 | ||
|
||
蓝烟铁路路线示意图 8月30日,蓝烟铁路电气化全线正式开通,这标志着烟台铁路迈入电气化时代,胶东半岛铁路主干线货运运能将得到大幅提升。 电气化改造,“换芯”添动力 记者从我市交通部门获悉,作为烟台连接胶济铁路的主干线,蓝烟铁路始建于1954年,2002年复线建成,自胶济铁路的蓝村站引出,途经青岛即墨市、莱西市、烟台莱阳市、海阳市、栖霞市、福山区、芝罘区。为国铁Ⅰ级双线铁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全长184公里,其中烟台境内120公里。 2008年在烟台市委、市政府的积极争取下,铁道部决定对蓝烟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同年12月26日在栖霞市桃村镇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总投资约为16.6亿元,由铁道部独资建设,2009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 “电气化改造意味着在既有线路上挂上电网,改变牵引方式,增加牵引力,提高运能,节能环保。”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铁路建设管理局局长侯建强介绍说,改造完成后,列车由内燃机车牵引变为电力机车牵引,牵引质量由3500吨提高到5000吨,运能由5000万吨提高到7000万吨,可以充分发挥路网整体功能,提高运输组织能力和客货运输服务质量,改善沿线交通运输条件。 牵引质量提升一半,扩容南北大动脉 蓝烟铁路是山东省规划的“四纵四横”铁路网中的重要“一纵”,是我省南北向重要干线铁路,尤其是随着2006年烟大铁路轮渡的开通运营,连接构成了东北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陆海通道。目前,沿海铁路大通道北部的沈大线、南部的胶济线已完成电气化改造,蓝烟铁路将承担越来越大的运量,现有的运能将无法满足需要。若蓝烟铁路不及时进行电气化改造,作为中间连接的蓝烟铁路势必制约路网整体优势的发挥。 “改造后的蓝烟铁路和正在建设的德龙烟铁路将形成一个与全国铁路网和半岛沿海港口高效衔接的路网格局,加上烟台雄厚的港口资源优势,使烟台形成了一个环形的陆海交通网络,这将提升烟台在山东半岛乃至整个东亚的交通地位,对加快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促进烟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侯建强说。 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后,短期内将继续实行“客货混跑”。待2013年底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建成后,城际铁路线将承接城际客流及部分跨线客流的客运业务,结束蓝烟铁路客货运混跑的局面。届时,蓝烟铁路将专营货物运输,实现客货分离。 提速尚需时日,动车组暂无开行计划 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是否意味着市民可以乘上动车组快速出行呢?记者了解到,因受线路转弯半径小、平面条件差等原因的制约,列车的具体提速,尚需时日,“目前设计时速仍在120公里以内的水平”。另外,电气化后虽然具备了动车组上线的基本条件,但只有等到青烟荣威城际铁路建成后,才能正式开跑动车组。 “但有一个好消息是电力牵引的动力与其它动力相比,其能耗比将降低约1/3”,侯建强介绍说。改造后的电力机车无废气、无烟尘、无污染,且噪音较小,乘坐舒适,可对铁路沿线城市及郊区的污染减到最小程度。同时,电力机车装有大功率的电气制动装置,可以大大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度,使广大乘客的火车旅行更添舒心和安心。 发展里程碑,烟台铁路大格局定位 “蓝烟铁路电气化开通,是烟台铁路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于提升我市铁路运力具有重要意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权良宝说。与此同时,交通部门将加快推进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和德龙烟铁路开工建设,并将全力推进以烟台港西港区为首的重点港口项目和三条疏港高速以及烟海高速的建设,从而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据侯建强介绍,全长约300公里、总投资371亿元的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其中烟台境内约146公里,计划2010年下半年正式开工,2013年底建成运营。建成后将形成烟台至青岛、至威海、至荣成一小时交通圈,届时,烟台至济南和北京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另外,环渤海大通道德龙烟铁路进展顺利,近期将通过国家正式批复。该铁路全长约540公里,其中烟台境内约113公里,总投资约260亿元,计划2010年下半年正式开工,2013年底建成运营。预计到2014年,我市将形成双客运、双货运、环形连接、客货运双回路的运输格局,大大提升烟台在山东半岛乃至整个东亚的交通枢纽地位,对促进烟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附:蓝烟铁路大事记: 1.1954年,蓝烟铁路开工建设。 2.1956年,蓝烟铁路竣工。 3.2002年,蓝烟铁路复线建成。 4.2008年12月26日在栖霞桃村举行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开工仪式。 5.2010年8月30日,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正式拉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