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世界卫生日:保障母婴健康,预防妊娠期代谢性疾病

日期:2025-04-07     

字号: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世界卫生日的中国宣传主题定为“保障母婴健康,呵护祖国未来”。

一、妊娠与代谢性疾病

妊娠期代谢性疾病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并且增加母子远期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中,高龄及肥胖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关键危险因素,它们会显著提高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流产、早产、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死亡等情况的发生率。

二、如何做到可防可控

(一)可防

女性在孕前应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将体质量指数维持在正常范围(18.5~23.9),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焦虑、熬夜,杜绝高糖高脂饮食,减少暴饮暴食。

孕期管理也非常关键。孕妇日常要做好筛查,尤其是孕早期,以尽早识别妊娠期代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着重进行个体化孕期营养干预。一旦发现异常化验指标,及时处理,并在孕期进行动态监测。

高龄肥胖女性若发现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促甲状腺激素等指标异常,要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规律复查,监测干预效果。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要尽早检查,建议在孕早、中、晚期分别进行筛查。若检查结果为阳性,需严格控制血糖,重视餐后运动降血糖的作用,必要时可采用胰岛素治疗。

(二)可控

1.生活方式干预:运动与睡眠

孕期每天坚持有氧运动,建议每餐后活动0.5~1小时,对于久坐工作的孕妇,建议每坐半小时就站起活动5分钟。

避免熬夜,重视生理性褪黑素分泌的节律性及作用,建议21时后关闭电子产品,逐步进入睡眠状态,次日7时起床活动。

2.饮食干预:六餐式定时定量饮食

孕妇应按照医生制订的个性化营养食谱定时定量饮食,并根据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节律,合理安排饮食,以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

具体饮食时间可为:早餐7:30,加餐10:00,中餐11:30,加餐15:00,晚餐17:00,加餐20:00。遵循高蛋白、低脂肪、高膳食纤维、适量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原则,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避免食用油炸、烧烤等高油脂食物。每日少量多次饮用2000毫升温热水,配合适量运动,可降低孕期高凝状态,促进胎盘灌注,实现长胎不长肉的目标。

整个孕期要加强体重监测,孕12周前可不增重,孕12周后每4周体重增加不超过0.5~1千克,孕期总增重5~7千克比较合适。

3.药物干预:胰岛素、阿司匹林肠溶片及低分子肝素的应用

经过饮食与运动指导后,血糖或尿酮体仍未达标的患者,应及时使用胰岛素治疗,帮助血糖回到正常范围,直至尿酮体呈阴性。有氧运动对于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有积极意义,患者可适当增加上肢运动,以辅助降低血糖。

此外,高龄、肥胖孕妇的子痫前期风险显著上升。因此,建议此类孕妇在孕12~16周时,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50~150毫克),该预防性用药可一直持续至孕36周。存在高凝状态且经干预后仍未改善的孕妇,可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以此改善胎盘供血状况,减少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情况的发生。

三、产后管理不可忽视

产后管理是预防妊娠期代谢性疾病产妇出现母儿远期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是阻断“肥胖—妊娠—慢性病”循环的关键时段。

建议患妊娠期代谢性疾病的产妇尽早开始进行产后康复运动,包括针对腹直肌及盆底肌的锻炼,增加上下肢活动,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继续控制饮食和体重,定期监测体重、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以增强母儿身体健康素质,降低母儿远期2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率。

总之,妊娠期代谢性疾病可防可控,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运动减少妊娠期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是卫生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来源:根据“健康中国”“健康报”整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