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栖霞市大庆路学校2024-2025学年度教学计划

日期:2025-04-07     

字号: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工作把握一个重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推动“高效课堂”深入开展。教务处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抓点,以研为力,优化教师教学行为,打造高效课堂;以建为重,加强师生读书引领,打造书香校园;以管为翼,培养良好的习惯,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规范管理。落实教研组活动规范,加强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检测一条龙质量监控,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精细化,在“有效、高效”上下工夫,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的规范性。

2.提高质量。以“教学常规检查”、“校本教研活动”、“教学质量监测”、“读书月”等活动为平台和契机,提高课堂效益,减负增效,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育人质量。

3.凸显成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整体教学为暗线,以创设情境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方法引导为准则,以课后反思为策略,以持续评价为根本,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课堂操作教学策略,促进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和骨干教师知名度的提高,促进学业质量检测与评价水平的提高。

4.发展学生。组织开展学生各类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5.成就教师。通过外出观摩、校本培训、教学研讨课、等方式,加大教师学习力度,促进各层次教师专业成长,做实青年教师帮扶工作,促青年教师成熟,促骨干教师成名。

三、工作措施:

第一,抓好管理细节,提高教学常规水平

重点细化教研、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质量检测等常规教学工作,修改完善教学工作激励评价制度,加大常规工作督查力度,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健全教学激励评价制度

全面梳理教学工作相关制度,本着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原则对教学教研等常规工作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力求科学、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

(二)强化常规教学工作落实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加强常规督查,教务处分工合作,责任到人,积极参与级部教学活动,通过蹲点教研、常规巡查、推门听课、随时抽查作业等促进以研促教,夯实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开展好学科知识检测活动及每学期一次阶段性和期末质量检测。重点做好“堂清、周清、月清”:一是每堂课前五分钟达标检测,二是每周教研组组织一次自测,三是每月教务处进行一次抽测。

3.规范教师备课要求。

一是进一步规范教师备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10节详案(附教学反思),工作1—5年教师详案要求严格按照教研室规定执行。教案(含书案)要求格式规范,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措施明确,书写规范。二是提倡教师勤写有效的教学反思。三是加强督查。级部、教研组要每周及时进行备课自查。蹲点参与教研的教务处人员不定时抽查备课、作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注重过程及实效,学校和级部主任及时检查,规范教研组每周教研活动管理,教研一定要落实到位。努力在三方面突破:一是教研内容的专题化;二是教研形式的多样化;三是教研流程的严谨化。

(1)规范教研要求。定时、定点、定主题、定主讲人,所有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提高教师教研参与度,提高教师个体和团队的学科研究能力。

(2)突出研究重点。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作为每次教研的必备内容,加强全学段课标的深入学习研讨,突出不同学段知识重难点的学习研究,挖掘学科德育元素和价值。加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扎实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习惯,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备课组长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全组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深度解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科学配置练习。统一每节课授课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完善作业备案制度。各学科大教研组长指导教研,推门听课、随时抽查作业,推门听课的任务就是督导集体备课内容的落实及习惯养成的效果。

5.规范作业管理。

各学科大组长依据教研室督导要求统一布置各学科作业具体要求,如作业数量、书写要求、教师评价要求包括教师书写、评价符号、二次批改要求等,做到每位任课教师都明确要求,规范操作,级部、教务处随时抽查作业情况,对于不按照要求完成的给与通报并计入考核。

6.规范教师听评课管理。

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提倡教师跨年级跨学科听课。听评课记录必须有基本教学过程、教学优点、不足、建议等内容,书写要规范。

这里把师徒听评课作为本学期听评课重点,每学期徒弟教师要听师傅的课不少于15节。

7.规范培训学习管理。

一是及时登记。凡外出学习教师,报销费用时需到教导处牟淑梅老师处进行学习登记并上交学习体会。二是及时汇报交流。凡外出参加听课或学习教师,返校后要结合所学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讲课一节或进行学习交流。教师学习交流情况计入考核。

8.加强课题研究。

依托三个立项的课题,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关注学生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与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总结经验,改进课程,提升质量。

第二,强化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一)加强读书课程建设

深入落实学校读书工程,拓宽师生、家长读书实践平台,重点加强教师专业阅读,提升教师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家长亲子阅读水平。

1.扩大阅读量,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教师要及时将上级下发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传达给家长和学生,并与家长共同敦促学生进行阅读。同时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告诉学生阅读要读什么,要关注什么,让学生在阅读时有的放矢。继续推进学生经典诵读,诵读优秀古诗词,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2.通过班级读书分享会,敦促学生全面阅读

以班级为单位,定期推荐阅读书目,学生阅读后在班级上进行阅读分享。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并敢于把自己读的书介绍给大家,也从另一个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3.  通过春天诗歌朗诵会,提升学生朗诵素养

以级部为单位,统一主题,开展春季诗歌朗诵会,在多功能厅进行展示。

(二)加强习惯养成课程建设

1.加强学科课程习惯培养

细化习惯培养要求(内容),教研组注重习惯培养方法的研究交流共享,形成一系列可操作的策略,全学科参与,夯实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思习惯。

2.加强学生规范书写习惯培养

一是开展每天十分钟练字活动, 统一时间(中午或晚上)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用笔、用纸、数量等)二是加强作业督查。每周级部语、数、英作业自行抽查一次,教务处不定时抽查。三是以赛促写,通过优秀教师经验分享、开展书写秀等活动,把学生书写工整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抓出实效。

3.加强学生读算能力培养

各年级利用每周的数学早读或午写时间,加强学生读算能力的培养,各教研组统一内容,统一检测,切实提高学生的读算能力。

4.

第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教水平

1.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落实以“领航工程”为代表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将通过师徒结对、跟踪听课、常规指导、读书沙龙、讲课比赛等相关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提升,让青年教师不但能够站稳讲台,更要发挥青年人敢闯敢拼的个性,在讲台上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2.  加强骨干教师引领。

每个教研组推选2名骨干教师,坚持外出学习与内在提升相结合,每月一次课堂教学改革磨课活动,从备课、讲课、评课,学科教师全员参与,打造一支能“用得上,带得动,拿得出”的骨干教师队伍,从而引领课堂教学。

3.  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强化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在教师培养工程上,要有高目标、好措施和真落实。组建骨干教师教学教研团队,发挥群体力量,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目标,营造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

月份

工作内容

2

1.做好新学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2.上交教师个人教学计划,各教研组制订好教研工作计划,按时上交。

3.做好寒假读书实践作业评选工作

4.做好师生“双姿”书法视频上报工作

3.4

1.中青年教师课堂研讨课活动。

2.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3.春季校园诗歌朗诵节活动。

4.校园读书节活动。

5.基础知识检测。

6.教学常规检查。

7.青年教师读书论坛活动。

5

1.五一劳动周活动。

2.书写秀展评

3.教育集团阶段质量检测。

4.快速作文大赛。

6

1.学期读书表彰活动。

2.青年教师读书论坛活动

7

1.好期末质量调研的准备工作,按时上报相关材料。

2.做好期末检测工作,组织好试卷分析,整理,反馈。

3.教研组、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以及教学资料归类整理。

4.检查各种教学常规记录,汇总常规积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