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栖霞市翠屏中心小学 2024-2025学年度教学计划

日期:2025-04-03     

字号: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为中心,以高效课堂构建和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校本研训为抓手,紧紧围绕市小学教研室和学校工作重点,坚持教育创新,推进课程改革,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目标任务: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切实做好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推进作业改革,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扎实抓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课程改革力度。以落实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以课堂教改为重点,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把学校课程进行进一步开发、深入。

3.抓好公开课、常态课、优质课课程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扎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改革。

4.深入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深入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加强对音体美学科管理,提高延时服务质量和学校声誉。

三、工作重点:

(一)推进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依据栖霞市教体局教科室“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教改基地建设“一校一主题”项目的要求,我们征集各教研组长意见,将我校主题定为“基于核心素养的三单教学设计研究”,本学期语数英三个学科的教学教研重点将围绕本主题展开,通过三单教学设计,深化“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的研究;探索学段贯通、学科互融、领域交叉的整体教研模式,尝试素养导向的教研组织建设、教研模式创建、教研实施路径探寻,解决因规模改变而面临传统教研无法支撑校本教研的困境;尝试基于证据的观评课的方式方法,探索数据学习分析和面向学生个体的教、学、评一致性策略。

(二)推进数育法课题中期研究,归纳整理课题资料

课题组成员回顾课题前期研究历程,学习研究烟台开发区教研室彭慧主任《由数汲理·化知为行:数育法的内在机理与学科实践》及我校2024年4月份与10月份两次研究成果,结合课题组先后两次研究论文及2024年年底撰写的中期报告等相关资料,召开阶段性会议,探讨思考课题研究的不足及改进方向,统计前期数育法调研数据,撰写师生数育法调研报告。课题组成员针对课题研究的不足,努力整改纠偏,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实践。

(三)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力。深入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课程思维为主线,探索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基于课题研究、真实生活、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研发,一以贯之学校课程读本的编写,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成果申报储蓄力量。

(四)增强教科研意识,提升教科研竞争力

深入落实“问题即课题”的学校常态教科研工作思路,组织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2025 年度栖霞课题申报论证活动。以研究为抓手,促动教师的教改实践,促进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提振教科研信心,提升课题申报入围率,拓宽课题申报人选。

(五)深入开展阅读工程,申报书香校园

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制定新学期读书活动方案,精心筹划组织第四届校园读书节活动,通过多种活动创设浓郁书香氛围,引领师生浸润书香,争取书香校园申报成功。

(六)立足学生着眼常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继续开展教学常规检查,结合上学期常规检查存在的问题,逐一突破,发挥督导的作用,提高检查的实效。组织学校公开课与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促进教师立足学生和常态课堂,分析学情,转化差生,提升常态课教学质量,提优辅差,提高学生合格率。

四、措施与方法:

(一)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1.做实教学常规工作。

(1)要全面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平”,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要把“十字”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的中心意识,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2)要有效落实好教学各项常规制度。一是教学工作月计划周安排日落实;二是教学常规检查的落实;三是组织听课评课活动。各项常规检查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a.教研组计划:各个教研组的教学计划要和实际教学情况相符;体现学科教学重点,与学校教学计划一致。校本教研(大教研组长)要有教研计划和配档表,小教研(年级教研组长)也要有教研计划和配档表。学期的大小教研活动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教师的教研笔记和配档表要相符。

b.教师个人教学计划:教师个人的教学计划不能雷同,除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进度相同外,学情分析、具体教学措施、教学应注意问题应体现差异。

C.教师备课:要讲究备课时效,做到先周备课,备教一致;提高备课质量,必须每人持有一本集体备课,并在集备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备课修改,体现教学过程,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青年教师必须有精品教案,有三次打磨的痕迹;备课环节要完整,合乎规范。所有教师教案要注明学校、年级、科目、教师姓名、使用日期,常规检查中书案、详案、集备教案的检查,要重视教师备课内容的检查。

d.作业设计、管理及批改:以“作业”为载体,注重学生常规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作业“数、量、内容、书写、质量、批改”。批改要按各学科要求进行,日期、等级、用笔等要规范。教学常规检查凸显作业设计的检查,如拓展、实践作业、小练笔等。

e.校本教研笔记:各教研组要有实施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制度的过程性资料,如听课方案、观课照片、听课记录、评课量表等。每周一次教研活动,学期开学举办校级公开课和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教师教研笔记记录要详实,环节齐全。

f.常态课堂:重点看备教是否一致;教师教学策略设置是否合理;课堂教学流程是否完整流畅;学生学习任务达成度;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等。

g.听课记录:教师每学期听课必须听本学科教师的课,听课数量至少达15节,并留有听课记录。

2.强化对综合、劳动、科学、道法、信息、艺体学科教学工作的管理力度,规范教学规程。保证开齐课、上好课、小组活动正常组织。

3.扎实开展好学校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一是以活动为载体,教研组间周组织一次学科大教研活动,教研时间及活动地点同上学期;二是组织开展好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三是各教研组切实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4.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加强对考试的管理与指导,规范考试行为,狠抓考风考纪。

(二)加大教研教改力度

1.以课程为载体,以校本培训为手段,以活动为纽带,以规范的学习制度为保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学习新课标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

2.在学校全面推广大单元整体教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开展课题研讨会,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开展课改案例、课例交流会,开展课改阶段小结会,使课堂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力争通过“问题-行动-反思-总结”不断循环的实验过程出经验、出成果、出名师,使教师人人都能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

3.加强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抓好教学计划、内容、实施、效果的四落实。

(三)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1.扎实开展团队研究,强化典型推介。

(1)学校根据区总体思路,学科主导,学校主体,区域推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彰显亮点,大力推广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教研组深入课堂,强化指导,培植一批有创新、有实效、可推广的典型课堂。

2.狠抓常态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

(1)要把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工作重心,加大对常态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

(2)多措并举,引导教师深入研究课标、教参、教材和学生,提高教材解读能力;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认真落实好骨干教师听评课制度、青年教师汇报课制度、教研组研究课制度、公开示范课制度、课堂教学达标制度;层层开展课堂教学定标达标活动,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开展听评课活动,赋能教师素质提高

继续开展校公开课与青年教师赛课等活动,通过课堂展示、听评课,促进教师的交流互通,资源共享,互学互鉴,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通过听评课活动,组织评选出校级优质课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按校级公开课讲课位次逐级推荐参加县级优质课,电教优质课、一师一优课的评选。本学期开始,公开课讲课结果,青年教师赛课结果,教学常规检查及其他比赛结果计入年级教研组考核成绩,作为评选校级优秀教研组及优秀教研组长的依据。全部教师至少要参与本学科15节公开课听课活动(有课的调好课),听课过程中到大教研组长处自主签到,不得代签,并填写听课量表;英语与小学科不够15节,可参与其他学科组听评课活动。

(四)优化教学手段

1.结合校本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定时定点定人定量,达到计划、教学、实践、效果展示四到位,鼓励和指导师生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出成果。

2.网络教研。一是加大课堂教学改革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整合力度,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的呈现,采取问题解决式、课件展示式、批注点评式的备课办法,建立备课资源库,提高备课的实效性,彻底解决备课与上课的“两张皮”现象。二是强化电子备课,建立网络教研激励机制,发挥核心组成员和骨干教师作用,通过希沃信鸽、微信群等载体,进行集体教研。

(五)加强学校特色建设。

1.持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1)4月份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校园读书节活动,制定读书节活动方案,营造书香氛围,有序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评选“读书三士”“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完善读书制度,切实发挥图书馆、阅览室的平台作用,建立读书俱乐部,搭建读书论坛,为读书活动创造条件。层层开展精读传统经典、名家名师论著活动,举办读书大赛,开展学习反思征文、专业理论学习与研讨活动,培育读书文化土壤,建构开放与综合的校园教研文化。

(3)深入开展“三小”即小书房、小书桌、小书架活动和校园读书节活动,创造有利于学生读书的文化条件,让学生有书可读,有书能读,有书会读。大力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读书演讲、作文竞赛等活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校园飘满书香,让家庭飘满书香。

2.扎实落实双减政策,深耕延时服务品牌

继续开设延时服务超市,做好延时服务课程与的安排与师生延时服务的组织,立足泥塑校本课程读本的编写,融合项目化教学研究,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延时服务提质增效。

3.    扎根学科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按照栖霞市普通中小学“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教改基地建设“一校一主题”项目的要求,扎根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教研组扎实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三单教学设计研究”,以此推进整体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发挥三单的导向引领作用,提升学科教学成效。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我们将在坚持常规工作,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学科教学质量、教研成果质量上做出新的尝试,取得新的成绩。

五、工作周次配档表

周次

时间

内容

1

2.17-2.21

数学校公开课;收齐汇总各学科教学计划、学科教研计划;级部进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学科质量抽测;语数英学科三单教学设计研讨。

2

2.24 -2.28

语文校公开课;学科质量抽测(包括习惯抽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学科教研活动;第一单元质量检测;数育法课题阶段性会议。

3

3.3-3.7

英语、小学科校公开课。学科质量抽测(包括习惯抽测);第三单元集体备课;预学单教学设计展示。

4

3.10-3.14

青年教师赛课;学科质量抽测(包括习惯抽测);第二单元质量检测;

5

3.17-3.21

学科质量抽测;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学生学习习惯抽测;大学科教研活动;数育法课题研讨。

6

3.24—3.28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导学单教学设计展示。

7

3.31-4.3

推门听课;教学常规专项检查。

8

4.7-4.11

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期中复习。

9

4.14-4.18

期中复习,第四单元质量检测;研学单教学设计展示

10

4.21-4.25

期中质量检测;批阅考卷;常规抽查结果汇总。

11

4.28 -4.30

学科质量抽测;第五单元集体备课;级部期中质量检测分析。

12

5.6-5.9

学科质量抽测;数育法课堂教学展示;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13

5.12-5.16

质量抽测;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学生学习惯抽测;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14

5.19-5.23

第六单元过关检测;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15

5.26-5.30

质量抽测;第七单元过关检测。

16

6.3-6.6

质量抽测;第八单元过关检测;拟定期末复习计划。

17

6. 9-6.13

期末复习;常规抽查结果汇总;听薄弱教师的课;听小学科老师的课;小学科质量抽测。

18

6.16-6.20

期末复习;期末模拟测试;做好差生的辅导跟踪;

19

6.23-6.27

期末复习;做好错题的归类纠错,举一反三,反复练习;做好做题速度的训练;练习填涂答题卡。

20

6.30-7.4

期末复习;级部教研研讨估题、考试答题技巧、习作审题、提分方法、答题注意事项。

21

7.7-7.11

期末考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