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寄生虫病防治知识

日期:2025-04-25     

字号:

食源性人体寄生虫—肝吸虫

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是一种食源性人体寄生虫,成虫大小形状如葵花籽,而虫卵需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人一般通过食用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生或未煮熟透的淡水鱼虾感染。它的感染特性是由其生活史所决定的。

一、怎么得的肝吸虫病

主要通过食入含有肝吸虫的鱼、虾、肉而感染,如吃鱼生、虾生或未煮熟的鱼虾,也可通过污染的砧板、刀具、碗碟或饮用水等各种途径导致感染。

二、感染肝吸虫病的四个阶段

事实上,不同的人群,症状是不完全一样的。有些人的症状可能很轻微;有些人的症状却很快就加重。他们其实是处在肝吸虫病的不同发病阶段。医学上,我们把它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1、轻度

几乎无症状,可致轻度乏力、食欲不振或腹痛,大便可检出虫卵;

2、中度

可致头昏、失眠、乏力、精神不振、心悸、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上腹饱胀、腹泻、肝区隐痛,肝大,有压痛和叩击痛;

3、重度

表现急性起病,潜伏期10-26,寒战、高热、为弛张热,食欲不振、厌油、肝大伴压痛,轻度黄疸,时有胆绞痛,少数有脾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数周后进入慢性期;

4、晚期

可出现肝硬化和腹水,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胆管阻塞等,甚至引起肝癌。

三、肝吸虫病的防治

1、食物彻底煮熟煮透

肝吸虫一般寄生在淡水鱼体内,常见的青鱼、草鱼、鲢鱼、胖头鱼、鲤鱼、鲫鱼等均可携带如果吃了生的或未彻底煮熟的被感染的鱼肉就有可能感染。

2、餐具严格生熟分开

用受污染的餐具进食也可能感染肝吸虫。因此,在处理食材时,切生、熟食品所用的刀和砧板要分开,不可混用。此外,盛过生鱼的各种用具要洗刷干净

土源性寄生虫蛔虫、鞭虫、钩虫、蛲虫

土源性线虫指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主要指土壤)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的线虫,如蛔虫鞭虫钩虫等。蛲虫卵不需在土壤中发育,但其生活史和蛔虫鞭虫、钩虫一样是直接型的,传播途径、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相同或相近,故一般把蛲虫也归为土源性线虫。

(一)蛔虫

蛔虫在幼虫、成虫阶段均可致病,成虫的危害性更大。蛔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的整个移行过程中,可对肠、肝、肺、微血管及淋巴组织等引起机械性损伤,或因幼虫本身及代谢产物作为抗原,诱导变态反应。重度感染时,幼虫可进入体循环,侵入多个器官,引起异位损害。

(二)鞭虫病

鞭虫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估计目前全世界鞭虫感染人数有8.7亿。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台湾省和香港、澳门两地区都有鞭虫感染者存在。鞭虫感染者是鞭虫病的唯一传染源。人因经口吞入感染期鞭虫卵而感染,鞭虫感染常与蛔虫感染并存,鞭虫病的流行因素和蛔虫病一样,与自然因素和人类的行为有关。

(三)钩虫

钩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病人慢性失血所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贫血。钩虫的成虫咬附在病人的小肠壁上边吸血、边分泌抗凝物质,使形成的伤口发生凝血障碍。同时成虫还经常更换咬附部位,而留下的伤口仍不断渗血。也有钩虫寄生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报道。严重钩虫病人因贫血、全身浮肿而丧失劳动能力。

(四)蛲虫病

蛲虫病的主要症状为雌虫爬出产卵引起肛门周围及会阴部奇痒和炎症,影响睡眠。患儿常有烦躁不安、夜惊、失眠、夜间磨牙、遗尿、食欲减退、消瘦等表现

预防措施
1、不喝冷水、不吃生食和不洁瓜果
由于大多数肠道寄生虫病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所引起的,因此,建议家长朋友应该要避免让孩子吃一些未经消毒的瓜果和蔬菜,避免喝一些生水,冷水,待食物彻底煮熟以后再食用。
2、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饭前、 便后不洗手等都可能会使虫卵通过食物、水源、食具等而进入肠道,虫卵或蚴虫进入人体以后,就会逐渐发育为成虫,然后进行繁殖,成为传染源,所以我们应该要教育孩子改掉吃手指、 咬指甲的习惯。
3、加强水源管理, 避免水源污染
寄生在人体肠道的成虫经粪便排出卵以后,就会污染水源或者是土壤,或施肥有时候也会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到蔬菜、瓜果等,因此我们应该要加强水源管理,避免水源受到污染,不随地大小便, 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 不直接使用新鲜的粪便施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