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桃村大庄头小学2025年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日期:2025-04-02     

字号:

2025年,我校积极落实国家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与要求,全面开展劳动教育,将其融入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环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下是本年度我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

1. 独立课程与课时保障: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把劳动教育课程纳入各年级课表,每周安排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课堂上,教师借助多样化教学手段,如理论讲解、视频展示、现场演示等,向学生传授丰富的劳动知识与实用技能。比如在低年级,着重教导学生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像整理书包、洗手绢等;中高年级则传授校园劳动规范以及手工制作、烹饪等基础技能,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理解劳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 学科融合渗透:积极推动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教学中自然融入劳动教育元素。语文教学里,通过学习描写劳动场景、赞美劳动者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劳动的魅力与价值;科学课上,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养殖等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美术课鼓励学生以劳动为主题进行创作,激发对劳动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

二、校内劳动实践活动

1. 校园卫生清洁常态化:将校园卫生区域细化到每个班级,学生每日负责清扫教室、操场,擦拭门窗、桌椅,清理垃圾桶等工作。学校还设立了卫生监督岗,由学生担任监督员,定期检查各班级卫生情况并进行评比,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劳动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

2. 种植园劳动体验:学校开辟种植园。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全程参与种植过程,从播种、浇水、施肥、除草到最后的收获。学生们在种植过程中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感受劳动的辛勤与收获的喜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珍惜粮食的意识。学期末,学校组织种植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手工制作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编织、面塑等社团活动。学校定期举办手工制作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创意和成果,并设立不同奖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竞争意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校外劳动实践与体验

1. 社区志愿服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协助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引导;参与环境美化活动,清理公共区域的垃圾、小广告等 。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 参观劳动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工厂、农场、科技馆等劳动教育基地。在参观工厂时,学生们观察现代化生产流程,了解工业制造的原理和技术;参观农场时,亲身感受农业生产的过程,认识各种农业工具和农作物;参观科技馆时,体验科技创新在劳动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劳动认知,激发学生对未来劳动的兴趣和向往。

四、家校合作共育劳动习惯

1. 家庭劳动作业布置: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家庭劳动清单,布置家庭劳动作业,如低年级学生负责整理自己的玩具、书籍,帮忙摆放餐具;中高年级学生承担洗碗筷、洗衣服、扫地拖地、简单烹饪等家务。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完成,并给予耐心指导和客观评价,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2. 家长培训与交流:定期举办家长培训与交流活动,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传授科学的家庭劳动教育方法和技巧。邀请家长分享家庭劳动教育的经验和心得,促进家长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五、劳动教育成果与成效

1. 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提升:经过一年的劳动教育,学生的劳动意识明显增强,主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学生们掌握了丰富的劳动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能够熟练完成校园和家庭中的各项劳动任务,并且愿意主动承担更多力所能及的劳动 。

2.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深度融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劳动中,学生们锻炼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了学习效果;劳动还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创造美,提升了审美能力。

3. 社会认可与好评:我校的劳动教育工作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好评。家长反馈孩子参与劳动教育后,变得更加懂事、勤劳,学习和生活能力都有显著进步。社会各界对我校劳动教育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校的劳动教育为学生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积极贡献。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 存在问题:劳动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的合作深度和广度不足;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和成长。

2. 改进措施:积极拓展劳动教育资源,加强与更多校外机构、企业、社区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机会;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劳动态度、技能掌握、成果展示等方面,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劳动教育成效 。

展望未来,我校将持续加强劳动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培养出更多具有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好少年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