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丨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单——认识孤独症

日期:2025-04-02     

字号: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目光清澈,却不愿与人眼神接触;他们寡言少语,总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他们就是孤独症(自闭症)儿童,也被称作“星星的孩子”。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孤独症患者已超1300万人,以每年近20万的速度增长,男孩患病率约是女孩的4倍,孤独症已成为导致我国儿童精神残疾的首要疾病。

  为什么会产生孤独症?

  孤独症至今病因未明。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筛查出很多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但是没有一种是导致孤独症发生的直接因素。比较公认的原因是基因变异与不良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可能是孤独症发病的主因,但具体致病因素和机制不明。研究显示,一些因素如高龄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药或接触化学物质等有可能增加患孤独症的风险。

  孤独症是由于父母不称职造成的吗?

  不是。几十年前,在人们对孤独症还不了解的时期,有些人认为,大人抚养孩子的方法不当会导致孩子患有孤独症,尤其是孩子的母亲。有一种说法叫做“冰箱妈妈理论”,意思是母亲冷淡的养育方法会使孩子患有孤独症。这种说法已经被科学和事实推翻,研究证实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无关。

  孤独症都有哪些表现?

  1、社交障碍:患儿回避目光接触,与他说话好像没听见,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对爸爸妈妈也没有依恋,即使分离也不会哭闹。

  2、言语交流障碍:患儿的语言发育迟缓或不发育,语言理解力差,不会正确使用“你”“我”“他”,有时会模仿别人说话或重复说一句话,不会用已经学会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3、兴趣范围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患儿的兴趣比较古怪,对玩具、动画片不感兴趣,却迷恋看广告、看天气预报、看会转动的东西或自己转圈。总是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情,总是把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不能变动。

  家长如何及早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

  孤独症儿童有七个早期征兆,它们分别是:

  (1)孩子到了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灿烂的笑容或者是高兴的表情;

  (2)到了九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

  (3)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

  (4)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婴儿语;

  (5)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比如:指东西、让别人看一个东西、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招手;

  (6)到了十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语言;

  (7)到了二十四个月大的时候:没有有意义的两字短语(模仿别人或者是重复别人说话的不算);

  孤独症的治疗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很重要。一般来说,8岁前是孤独症的最佳干预期,3岁前是孤独症儿童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年龄越小,大脑发育的可塑性越大,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是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最重要的基本策略。

  此外,教育训练也非常重要,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患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专家提醒:

  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孤独症是儿童期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家长应当摆正心态,在治疗上切勿“讳疾忌医”,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孤独症早期征兆的话,应该尽早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做全面评估,及早开始相关康复训练。


  本期专家: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医疗一科副主任 主治医师 李存宝

  烟台市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及青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


  2025年4月2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