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科学控糖,健康减重

日期:2025-04-15     

字号:

一、体重异常与糖尿病的双向关系

体重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相反,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等问题,也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和身体的康复。因此,保持合理的体重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二、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目标

根据《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至少减重5%以上,以实现血糖、血压、血脂方面的获益。建议结合患者的BMI设定个体化减重目标。建议大多数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以 BMI<24.0 kg/㎡作为体重管理的参考目标;部分特殊人群(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适当放宽BMI控制目标。

三、科学管理体重的方法

1.做好营养干预

健康膳食,维持能量平衡: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适量的膳食模式。做到食物多样、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适当。可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帮助搭配不同种类食物。通过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每日膳食总能量以达到或保持健康体重为宜,注意肌肉量的维持。超重和肥胖人群应控制能量摄入,可根据减重目标,在现有能量摄入基础上每天减少500kcal左右的能量摄入。

合理搭配,保证营养摄入:主食应粗细搭配,全谷物和杂豆占主食一半以上,优先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限制精制糖及高糖饮品(如含糖饮料、果汁饮料),以白水、淡茶为首选。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需达25~30g,多吃粗杂粮、豆类、新鲜蔬菜;两餐间加餐可选择低含糖量及低GI的水果,并计入总能量。脂肪摄入需控制总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同时限制油炸食品。

规律进餐,养成良好习惯:规律进餐、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可先吃蔬菜、再吃肉蛋和主食。戒烟,不建议饮酒,避免酒精对血糖控制的不良影响。

2.科学合理运动

有氧运动:每周3~7天,每次持续或者累计运动30分钟以上。无运动习惯的人群可以从2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60分钟左右。可以尝试快走,慢跑,骑车,游泳,爬楼梯,跳舞,球类活动等。无运动习惯的人群从中等强度开始,逐渐进阶到高强度运动。强度可以通过心率(40%~59%的储备心率为中强度;60%~89%的储备心率为高强度)、主观用力感受(中强度为有点吃力;高强度为吃力)、讲话测试(运动时可以正常节奏说话,但不能唱歌为中强度;运动时不能够正常节奏说话为高强度运动)来确定。

抗阻训练:每周2~3次,每次2~4组,每组10~15次,要训练到全身主要大肌群。同一肌肉部位训练,至少间隔1天。中等强度的力量训练开始,即每组动作可重复8~12次后感觉吃力。建议老年人从小力量、多次重复的运动开始。

柔韧性训练:每周2~3次,每次拉伸10~30秒,每个动作重复2~4次,每个动作的总拉伸时间至少60秒。

3.做好监测管理

制定长期综合计划:对于已经实现短期目标的患者,应进一步制定长期(如1年)综合减重计划。

定期监测:在减重最初的3个月,建议每周监测1次体重和腰围,以评估治疗方案的效率。如果经过3个月的积极管理后体重没有减轻或体重迅速回升,应审查生活方式行为,评估实现减重目标的潜在障碍。实现减重目标6个月后,每个月监测1次体重即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