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情况】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小学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日期:2025-03-07     

字号:

2024年第七小学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育并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升教学质量。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扎实稳步开展,现将本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

(一)以党建领航,引领学校全面发展。持续推进“星月交辉·德润童心”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全面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抓双促、共同提升。本年度,学校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成立党员先锋岗,在教学创新、志愿服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为学校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二)强师德师风,奠定教育发展基石。每学期初开展“开学第一课”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并组织全体教师签订各项承诺书。按季度召开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大会,使全体教师通过警示教育大会强化责任担当,树牢底线意识,切实提高个人的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警示教育的重要性,时刻保持政治清醒。每学期组织1次教师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 年修订)》《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等文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不断提高教师法制意识,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

(三)促教学提升,筑牢教育质量堡垒。学校始终聚焦教学质量提升。1.抓教研组工作:以教研组为单位,一方面严格落实教研活动常规要求,确保教研组每周教研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同时,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提升教师教研活动参与度;另一方面严格落实了集体备课和公开课听评课制度,切实保障集体备课和公开课的实效性。2、深化主题教研:继续以深度课堂教学课改理念为引领,以课例为载体,打造深度教学课堂。一是各教研组围绕深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明确教研主题,继续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开展听评课活动,通过开展学科课例研究,落实课堂改革。二是各教研组根据不同学科、年段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选取主题,进行“问题教研”。3、开展好公开课活动:抓好“每位教师至少一节公开课”,本学科内教师全部参与听评课活动。通过亮相课、达标课、推门课、研讨课等活动规范课堂教学,提升参与听课和评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实效性。4.组织好集体备课:利用教研时间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过程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确保教师参与的效果。备课内容从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两方面入手。重点关注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和独立备课吃力的教师;课时备课过程重在引领教学对教材的解读、重难点的突破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引入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学年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四)重心理关怀,呵护学生心灵花园。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配备兼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表演等,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五)推创客教育,开启学生创新之门。大力推进创客教育。建设创客实验室,配备3D打印机、机器人套件等设备。开设创客课程,涵盖编程、机器人搭建等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创客竞赛,在市区级比赛中多次获奖,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倡劳动教育,培育学生勤劳品质。积极倡导劳动教育。开展“开耕节”活动,开辟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划分班级责任区,让学生参与种植、养护等劳动。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设置手工制作、家务劳动等课程内容。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意识。

(七)兴音体美教,绽放学生艺术活力。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校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与教学计划,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音乐课上,学生聆听经典,学唱中外佳作,掌握乐理与演唱技巧;美术课中,学生接触多样绘画形式与手工技法,培养审美与创造力;体育课内,设置田径、足球、篮球等丰富项目,锻炼体能与运动技能。各年级均按要求保障课时,不随意挪用,确保音体美课程扎实推进。组建校级合唱团、舞蹈队、绘画社团等艺术社团,以及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跳绳队等体育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与各节日结合,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活动,包括六一文艺汇演、元旦书画展览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组织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基本做到“每月一活动,每周一比赛”,扎实推进“体育艺术2+1”常规化,让体艺活动合理贯穿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中。

(八)抓师资建设,打造优质教师团队。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强抓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1.将学校征订的报刊进行分类整理,汇总给各学科教研组长,调度各教研组长组织老师们进行专业期刊的阅读,并且每周一次通过线上进行阅读分享和研讨,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2.通过积极组织老师们参加省、市、区级各类培训,通过外出培训学习以及组织进行二次培训,开阔老师们的视野,提升老师们的专业素养。3.间周进行粉笔字和钢笔字的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的基本功能力。4.以赛促教,通过组织老师们积极参加校级、区级、市级等各级各类比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本年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校荣获市级优质课一节,区级优质课6节,区级公开课1节。本年度青年教师大赛中我校荣获一等奖2节,二等奖5节。本年度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中我校荣获一节市级优质课,一节区级优质课。在信息化各级各类比赛中,我校荣获市级案例3个,区级案例5个,区级优质课7节。实抓课题研究,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1.完善课题网络系统。教研处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立项审报制度、课题规划制度,从校级课题、区级课题到市级课题,学校形成梯级课题研究体系,用“以研促教”的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本年度语文组《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深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和数学组《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深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两项区级课题得以立项,以及十四五差异教育市级专项课题《基于学情诊断的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得以立项。2.积极鼓励教师撰写学术论文、阅读随笔,并挑选优秀文章集中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

(九)强德育管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持续推进“以礼修身 以信润德”的德育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我们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构建三位一体育人网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实践等活动,形成教育合力,全方位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学校借助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每周主题班会设定不同德育主题,国旗下讲话围绕重要节日与时事热点展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实施班级量化积分考核,从纪律、卫生等方面细化评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此外,开展丰富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实地感悟中厚植爱国情怀;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如关爱孤寡老人、环保行动等,增强社会责任感。

(十)保安全后勤,守护校园和谐稳定。安全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对校园建筑、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等进行全面隐患排查,确保不留死角。每学期初组织安全演练,涵盖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场景,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详细讲解与示范应急要点,切实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后勤保障工作中,总务处始终秉持 “师生至上” 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定期进行校园绿化养护与卫生清洁,营造整洁优美的学习生活空间。加强物资管理,规范采购、存储与发放流程,避免浪费与积压。同时,高度重视食堂管理,严格把控食材采购渠道,加强食堂卫生管理,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全方位为师生提供坚实保障。

二、存在问题

1.工作作风浮躁。 教学态度浮躁:部分教师备课不够精细,对教材研究不深入,课堂教学随意性大。批改作业也流于形式,评语单一,缺乏针对性指导,难以切实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职业倦怠初显:长期重复性工作使一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缺乏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模式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责任担当能力不足。学生管理避重就轻,面对调皮捣蛋或学习困难的学生,个别教师未能主动承担教育转化责任,而是将问题简单上交,缺乏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有效方法。

3.制度建设精细化有待完善。现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侧重教学成绩,对教学创新、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等方面考量不足,易引导教师过于追求分数,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三、今后努力方向

新的一年,我校将聚焦三方面提升工作质量。一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与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克服浮躁作风,培育严谨教风,提高教师责任担当。二是完善制度建设,细化教学、考核等各项制度,明确标准与流程,确保管理精细化。三是突出学生全面发展,丰富课程体系,加强心理健康、艺术体育教育,挖掘潜能,塑造健全人格。通过不懈努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