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第七初级中学教学管理常规

日期:2025-03-07     

字号: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各处室、年级组要科学组织协调教学全过程,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工作指挥系统,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1.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党和国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以及本校实际,制定和完善以人为本的促进学校和师生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备课、上课制度,学校会议制度,教师办公制度,学生管理和德育制度,防流控辍制度,学校考勤制度,校园环境管理制度,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教师和学生评价及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师监考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教学和电教管理制度,图书阅览管理制度,中学生一日常规要求等。

2.制定工作计划

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以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分别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各类教学计划要做到内容科学,任务明确,措施具体,操作性强,全面反映一学期的教学活动。学校要对各处室、各部门以及学科教师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执行。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工作安排和实施的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课程改革精神,符合学校教学实际,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工作目标、重点推进的工作和具体保障措施。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教研、科研工作计划(含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活动计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各处室、教研组、备课组要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各自拟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各处室、教研组、教师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分别制订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备课组制定备课组教学计划,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学习困难学生帮助转化和特长生培养计划等。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学年或学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教学进度及课程活动安排;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任课教师要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出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且具有个人教学风格的学科教学方案。

3.合理安排课程

严格按照部颁《课程计划》要求,合理安排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科学编排课程表,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开学后及时将课程表及任课教师安排表报教育局和教科室审查备案。

4.落实领导听课、指导教研活动制度

每学期分管业务的副校长不少于30节,教务主任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建立学校领导每周一次的“集体调研课制度”,共同听课、评课,把握教学实情。中层以上领导分工负责学科教研活动并全程参与教研活动。

5.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建立“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三级一线的教学常规检查系统,对教学常规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学校每月至少详查一次,并做好纪录,纳入教师业务考评档案。

6.落实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实行单元抽测、期中、期末检测制度,单元抽测由年级组组织,期中、期末检测由学校组织。期末检测题由教科室提供。单元抽测、期中、期末检测要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备课组长要做好详细的试卷分析上交教务处存档备查。

7.建立学校教学管理及教师业务档案

包括各种计划及活动记录、总结。对教师业务检查的记录要完整、规范、详实。业务档案填写要全面、规范、认真。

8.落实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按区教科室下发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评价,记入教师个人教学业务档案。

9.落实集体备课管理制度

加强集体备课的领导与管理,认真组织和落实集体备课,做到时间“制度化”,研究“程序化”,任务“责任化”。集体备课每周组织一次,推行利用网上资源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10.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

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专题教育活动,对学科竞赛严格执行上级有关管理办法,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愿报名,严禁搭车收费。切实加强对教材、教辅的管理,严把教材、教辅资料的入口关,严禁省颁教学用书目录之外的教辅资料进入学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