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文字实录

2025年3月7日“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日期:2025-03-07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3月7日召开“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了烟台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言进;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景旭;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永刚;烟台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刘绍东,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烟台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主题系列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烟台市2024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及下步举措,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烟台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言进先生;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景旭先生;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永刚先生;烟台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刘绍东先生。

下面,请高言进秘书长介绍有关情况。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高言进:

各位媒体朋友:

近年来,烟台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小切口”、心系“大民生”,坚持片区建设领航、环境整治塑形、乡村建设强基、特色产业赋能,乡村颜值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片区建设,重塑乡村“格局”。以片区创建作为乡村建设主要抓手,推动片区串珠成链。一是规划引领,擘画美丽乡村“新蓝图”。分级分类统筹谋划片区建设,梯次打造省级片区11个、市级47个、县级48个。科学制定片区规划,统筹行业政策资金,项目化、清单化推进“五个振兴”齐头并进,将规划设计的良好愿景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美好现实。二是产业赋能,激活乡村经济“新引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加工仓储、休闲文旅等乡村产业,为片区持续发展提供造血功能。例如蓬莱区“东方海岸果谷”酒庄群、龙口市格润富德田园综合体、长岛北四岛海岛风情等片区项目,均成为烟台新的旅游热点和网红地标。三是村企协作,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将国企助力纳入乡村振兴片区建设,33家国有企业与片区结对,“零碳小镇”、“村网共建”等一批合作项目陆续起势。

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扮靓乡村“颜值”。坚持农民主体、干净为本,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深化。一是整治机制更完善。推行无人机“全覆盖”航检、信息平台跟踪整改,检查“无人化”、反馈“自动化”、点位“精细化”、整改“闭环化”,全市年均投入人力10余万人次,清理垃圾6万余吨。二是整治成效更明显。紧盯背街小巷、田头地旁、河塘沟渠等重点地带,扩大整治范围、消除盲区死角。聚焦粮食采收、苹果摘袋等重点时段,开展“三膜一袋”专项整治,做到不误农时与及时清理统筹兼顾。开展“四季战役”等重点行动,持续整治、久久为功,2024年村均问题数量同比下降40%,14%的村庄在历次检查中实现了“零问题”。三是整治主体更广泛。创新运用积分制、网格化、村规民约等措施,引导广大村民由被动配合变主动参与,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例如蓬莱区创设“家网格”微信小程序、“犇牛积分超市”,村民使用小程序“随手拍”参与垃圾清理获取积分,凭借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并在村公示栏等区域公开参与情况,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乡村“短板”。一是建立项目清单抓推进。强化统筹协调,开展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出台乡村建设工作要点,确定行业建设项目16个,明确标准,并逐一建立台账、规定时限、落实责任,2024年完成项目投资72.33亿元。二是突出重点领域补短板。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2024年新改建农村公路832公里、危桥46座;实施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完成村庄供水改造820个;巩固提升农村电网,新改建供电线路超1800公里,全市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日常生活更加便利。三是突出公共服务促提升。聚焦住房、医疗、养老等群众“身边事”,完成危房改造649户;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村卫生室530个,村级卫生室“15分钟服务圈”基本形成;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成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93处、农村老年助餐点786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

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业态,挖掘乡村“潜力”。因地制宜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为乡村建设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传统种植业焕发新生机。持续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支持苹果伐老换新,做强莱阳梨、大樱桃等果品品质,2024年建设适度规模化示范园、生态果园72处,500亩以上现代化大果园2处,面积近万亩。聚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2024年通过审定和登记作物新品种31个,新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品种17个,登海605、烟农1212连续3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全市苹果和大樱桃年产量分别达到663万吨、43万吨,均居全国首位。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社会化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帮助农民导入市场化产业链条、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目前全市共有1.8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国家级40个、省级145个,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三是区域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立足烟台苹果、大樱桃、莱阳梨、“烟薯25”等特色农产品和龙大美食、鲁花、春雪、仙坛等农产品加工知名品牌,唱响“农品万千,烟台领鲜”,不断提升烟台农品市场影响力。2024年,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到158.37亿元,连续15年居中国果品区域品牌价值榜榜首;大樱桃品牌价值超过61.4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大力培育富民产业,梯次推进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努力让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主持人:

感谢高秘书长的全面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名称,请大家举手示意我。

山东广播电视台:

片区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有效举措,请问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在推进我市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性举措?

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永刚:

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举措、关键抓手。近年来,我们坚持“片区化推进、组团式发展”的思路,以群众需求和乡村发展为出发点,整合撬动各方资源,全要素推进“五个振兴”,引领烟台乡村整体提升、全面振兴。一是构建梯次创建格局。将位置相近、地域相连、产业相融、人文相通的多个村庄,一体谋划、整体推进,实现由“单村突破发展”向“多村抱团发展”的片区化模式转变。坚持“县级片区打基础、市级片区提质效、省级片区树标杆”,逐步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联动、梯次创建”机制,在全市形成了以点带面、强片拓面、成片推进的乡村建设发展格局。目前,我市已累计创建片区106个,其中省级11个、市级47个、县级48个。二是强化要素集中投入。统筹行业部门、金融和社会力量,推动资金、技术等向片区集聚,带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片区实现片区覆盖,引导龙头企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链条向片区延伸,吸引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各类人才向片区返流。实施国企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行动,推动国有企业资本、管理、市场等优势与农村自然生态资源有机结合,推动示范片区建设发展。截至2024年底,我市累计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片区11个,财政专项资金投入3.8亿元,整合行业资金、撬动社会资金近18.8亿元。市级片区平均投入资金超2000万元。三是突出联农带农机制。以强农富农为核心,积极培育片区主导产业,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源,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为片区发展提供“源头活水”,让农民有机会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加强国家投入村集体形成资产的管理,使经营性资产保值增效、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和村集体增收致富。近几年,全市片区内村集体收入、农民人均年收入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以上。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中国山东网:

烟台市水利部门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下一步有哪些考虑?

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景旭:

近几年,全市水利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和推进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作为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先后实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农村供水保障攻坚行动,使1001个无自来水村庄通上了自来水,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提升52.5个百分点,全市4000多个村、近八成农村群众吃上了和城市一样的放心水;积极打造具有烟台特色的“富美移民”示范片区,累计完成涵盖交通、供水、灌溉、农业生产设施等内容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651个,建成海阳二十里店镇农业种植基地、福山张格庄樱桃蓝莓采摘园、龙口迟家沟水库环湖绿道等一批惠民项目,受益移民8.8万人,年增加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2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继续加大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继续抓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一是大力实施城乡供水联网并网工程,对城区周边村庄实施城市供水“大延伸”,对城区管网无法覆盖村庄实施村镇供水“大拓展”,对城区和村镇供水管网实施“大并网”,持续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喝上方便水、安全水、优质水。二是聚焦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改善提升、人居环境整治、产业经济发展,强化水库移民项目建设全流程监管,坚持“点线面”示范带动,建设更多可复制的示范片区,打造乡村振兴水利样板。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

近几年,烟台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成效显著,老百姓出行日益方便,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有哪些,以及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烟台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科科长、四级调研员 刘绍东:

近年来,烟台市委、市政府把“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在省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持续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质量和水平。特别是以招远、莱州两个国家级示范县和烟台、龙口两个省级示范市、示范县为机遇,坚持以点带面,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路网更加畅通。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共计17575公里,其中县道2590公里,乡道2085公里,村道12900公里,路网结构基本成型。近年来,先后实施“三年集中攻坚”和“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累计改造农村公路1.1万公里,危桥300座,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服务通达水平显著提升,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农村公路发展的成果,全力提高百姓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出行更加安全。我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五年来,全市农村公路优良路率提高33%,改造危桥300座,村道安保工程2400公里,路网质量实现新突破。对2735处平交道口和58处铁路道口集中整治,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三是通行环境更加优美。强化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持续保持“畅、安、舒、美”公路通行环境。继招远市欧邱线、海阳市盘石-朱吴 (民俗旅游路)、莱阳市莱高线分别上榜2019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后,牟平区上殿线旅游公路荣获2024年度“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交通强国优秀案例”“山东省首批精品旅游公路典型案例”。

2025年,我市将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专项行动实施。继续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今年计划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405公里,改造危旧桥梁38座、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900公里、重要村道安保工程440公里。

二是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以示范创建活动为切入点,持续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坚持示范引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品质持续提升,农村公路路网结构不断优化,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当好开路先锋。

大众日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市农业农村局在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举措?

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永刚: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建立一项机制。即聚焦垃圾清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事关农民福祉、事关群众健康的重点领域,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起工作部署、检查评价、信息反馈、上下联动的统筹推进长效机制。先后出台《关于公布2024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名单的通知》《烟台市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行动工作要点》《烟台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方案》等文件,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各负其责,明确目标任务,定期跟踪调度,推动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效规范开展。二是创新两项举措。一方面,探索推行“无人机”航检主动发现问题。每天检查80个村庄左右,工作效率较过去提升10倍以上,对群众实现了“零打扰”,同时充分考虑农时特点,适当调整农忙时节的检查标准,充分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借助信息管理平台推动整改问题。将所有问题全部上传平台、及时反馈基层,并明确整改时限、跟踪整改实效,畅通“检查、反馈、整改”链条,做到“问题、过程、结果”公开,2024年以来纳入平台完成整改问题超1.6万个。三是开展三项行动。结合“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农时特点,围绕相应阶段的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压茬开展“四季”战役行动;针对不同水体及环境情况,对易产生生产生活垃圾堆积的地点进行分类整治,开展“河塘沟渠”专项整治行动;以路域、村庄、田地、果园为重点,集中清理回收地膜、棚膜、反光膜、果袋各类农业废弃物,开展“三膜一袋”专项整治行动。在整治工作中,坚持依靠农民群众力量,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受益者和参与者作用,政民同心、共同努力,促进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主持人:

感谢王局长,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

乡村建设是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市农业农村局重点推进的核心任务之一。希望大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今天发布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和广泛宣传,全面展示我市在乡村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我市乡村建设进一步“提质增效”“全面振兴”贡献媒体力量。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请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人。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四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