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
(一)地震发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动。
(二)地震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并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时,依法办事,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各种突发情况。
(三)抗震减灾后,要做好善后工作。
二、安全领导小组与职责
姓 名 | 小 组 | 职 责 | 职 务 |
袁士军 | 组 长 | 负责掌握事态全局,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态发展进程。 | 校 长 |
姜同顺 | 副组长 | 协助组长做好交通安全事故处置、调查工作。 | 副校长 |
李宗富 | 组 员 | 协调负责事故处置及调查。 | 安办主任 |
徐珊珊 | 组 员 | 协调做好事故报告。 | 办公室主任 |
辛红波 | 组 员 | 协调做好受惊、受伤学生及家长的慰问工作。 | 政教处主任 |
曲治婷 | 组 员 | 负责事故的调查。 | 教务处主任 |
王洪祥 | 组 员 | 负责事故后勤保障。 | 总务处 |
级部主任 | 组 员 | 负责年级事故调查、处置、报告工作。 | 级部主任 |
三、处置流程
临震应急行动:
(一)发布信息与汇报请示。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同时,听取上级有关地震情况和实情的通报,向上级教育局和政府防震指挥部报告震情和实情,提出求援请示,并随时汇报救援工作情况。
(二)检查和维护校舍及设施。立即组织各处室、年级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协助地震宣传,新闻等部门,做好做好师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安定民心,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保持信息畅通无阻。加强值班值勤,安排好临震期间的通宵值班,以便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各种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五)按预案落实物资准备。保证各项救援物资到位,以便顺利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震时应急措施:
(一)待命集结。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各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赶赴本校指挥所,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
(二)抢险救灾。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行动。
1、报警疏散: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断电断水: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抢救人员: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救护物资: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
5、加强保卫: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三)确保稳定。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四、事故报告及善后事宜
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的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一)防御各种次生灾害。针对处在灾区的学校,联系或协调有关部门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加强对易于发生次生灾害设施的监控和管理,组织人员开展污染物收集和现场清理工作,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二)妥善安置人员及物资。做好校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和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及时归还救灾临时借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等设备(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或者做其它处理);校办公室负责接收、安排通过市、区红十字总会提供的紧急救助。
(三)及时理赔和恢复重建。配合上级主管部门,逐步建立地震灾害社会保险机制。按照有关规定,对地震灾害造成的教育系统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上报区级相关部门和保险部门,按照保险责任及时理赔;认真研究制定震后的恢复重建计划,大力开展实施各种恢复重建工作,给广大师生员工再创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本预案为校园内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应采取的基本措施和程序,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