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时间:2025年3月3日
开展地点:三楼会议室
受众人群:辖区卫生室工作人员、社区居民
讲座内容:
一、认识耳朵
1. 结构与功能: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负责收集声音,中耳将声音转化为振动传入内耳,内耳把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让我们感知声音。例如,外界的音乐声,通过外耳的耳廓收集,经外耳道传至鼓膜,鼓膜振动带动听小骨,将声音放大传入内耳,最终我们听到美妙旋律。
2. 耳部易受损原因:耳朵结构精细脆弱,易受多种因素伤害。长期处于高分贝环境,像工厂车间、KTV等,会损伤听觉细胞;不当挖耳,如用尖锐物品,可能导致耳道黏膜破损、鼓膜穿孔;耳部感染疾病,如中耳炎,炎症会破坏耳部组织。
二、常见耳部疾病
1. 听力下降:噪音、衰老、遗传、疾病(如听神经瘤)等都是听力下降的常见诱因。比如,长时间佩戴耳机且音量过大,会逐渐损伤听力,早期可能表现为听不清细微声音,后期严重影响正常交流。
2. 耳鸣:耳鸣表现为耳内或头部出现无外界声源的声音。压力过大、心血管疾病、药物副作用都可能引发耳鸣,给患者带来困扰,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3. 中耳炎:多由感冒、鼻炎引发,细菌、病毒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道流脓,儿童因咽鼓管短而宽,更易患病。
三、爱耳护耳方法
1. 日常防护:减少耳机使用时间,控制音量在60%以内,遵循“60 - 60原则”(不超过60分钟、不超过60分贝)。避免在嘈杂环境久待,去噪音大的场所可佩戴耳塞。保持耳部清洁,用干净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切勿深入。
2. 疾病预防:积极治疗感冒、鼻炎等疾病,防止炎症蔓延至耳部。加强锻炼,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降低耳部感染风险。
3. 定期检查:中老年人、儿童、长期接触噪音人群定期进行听力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干预。如新生儿要做听力筛查,老年人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听力。
四、听力康复
1. 辅助器具:听力受损者可佩戴助听器,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产品,改善听力。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是有效治疗手段。
2. 康复训练:佩戴辅助器具后,进行听力和言语康复训练很关键。通过专业指导,练习聆听、发音、语言理解,提高交流能力,更好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