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观念新,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教师队伍,我校根据栖霞市教体局要求,紧扣《桃村中学教师发展三年规划》相关内容,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工作目标,抓实抓细教师培训工作,一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校本培训工作
(一)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培训。
按照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校结合各级各类教师师德方面的教育法规对教师进行了加强师德教育培训。暑假期间全体教师登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师德集中学习教育”,9月份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了师德教育学习月活动,学习内容有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教师节师德宣讲活动等,提升学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水平。根据当前形势,结合一岗双责的学校安排,对全体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提高教师的安全防范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明确了做党和人民满意好老师的标准,进一步增强了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一位老师都在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为认真落实市县教育信息化培训要求,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和课堂教学应用,结合教体局要求及学校实际,学校联系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人员等对教师进行了分层次培训。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研修,开展了互联网+时代的课堂管理与授课技术实践让老师们通过培训进一步掌握新时期的多媒体技术及信息应用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我校大力推进网络教研、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名校网络课堂、教师培训等大数据平台的常态化应用。充分挖掘系统的互动功能,切实应用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推动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高质量、规范化运行和常态化应用,推动教学应用模式的创新发展。
(二)继续坚持各学科每周半天的学科专业教研活动。
学期初,各学科组均统一制定好整个学期的学习研讨计划,每学科每周利用半天的时间进行日常学科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教学研讨中,一节课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中心发言人进行备课展示,成员讨论交流,两节课进行课堂展示交流活动,同时进行专题研讨。通过这些集体教研活动整体推动扩优提质,构建促进全素质成长的育人生态,提升了桃村中学的教育品质。
(三)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
引领学校教研工作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引导和鼓励教师进一步自我发展,以学校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学校的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案例运用等方面的培训,培养教师由教学能手向教育教学名师方面转变。
二、帮助教师积极参与上级安排的各类培训活动
1月份组织教师参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寒假教师研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题培训,教师参与率高,在规定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了教师学习任务。7月份学校制定了桃村中学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组织教师积极报名参加省级网络研修活动。同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级各类学科教研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三、分层次做好薄弱学科和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工作
学期初,教务处根据对教师教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于薄弱学科转岗教师和新入职教师分层次进行培训,通过传帮带、青蓝工程等形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使薄弱学科教师迅速提升学科素养,使转岗教师和新教师迅速融入学科教学,帮助教师按“教学新秀—骨干一名师—专家”的教师队伍建设梯次实现个人专业发展。通过现场听评课、集体备课、示范教学、教育教学理论辅导等方式,重点培养新教师在教学常规、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等方面的准确把握。通过培训使新老师们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极快的融入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