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 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的应对能力, 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 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 案。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范围内突然发生,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 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 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的应急管理与处置。
一 、医院建立院长负责制
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机动队,下设处置及监测报 告小组、检验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医疗救治小组等,并配备兼职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处理人员。应急处理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防保办公室。
二 、工作职责分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及机动队人员安排:
柳青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总指挥,负责指挥调配各小组所有成员,统筹协调各种关系。
牟云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及监测报告小组组长,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健康人群疾病预防、健康宣传和疫情监测及消杀灭工作。
牟小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验小组组长,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样品的采集、检测、检验、转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吴晓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勤保障小组组长,负责提供应急所需的后 勤物资、医疗设备及药品。
林建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小组组长,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造成的人员伤害的现场抢救、运送、诊疗。
王炜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成员,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的总结工作,突发事件信息上报工作,完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报告
(一)监测: 建立和完善监测体系,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建立、运行、维护好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日常监 测,保证监测质量。
(二)预警: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 提供的信息,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对 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及时提出预警级别建议,并上报县疾控中 心和县卫生局,同时做好应急准备。
预警级别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 级)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预警发布与解除由上 级卫生应急指挥部发布和解除。
(三)报告:
1、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的报告制度和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有下列 情形之一者应列为突发事件上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事件的;
2、报告人:医院所有工作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3、报告时限和程序
有上列情形之一者应在 2 小时内向县疾控中心和县卫生局报告。其中发生甲类传染病、传染病暴发与流行的疫情,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必须在 30 分钟内报告。
4、报告内容和方式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执行, 报告内容必须详细。
5、实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
在收到信息报告后,及时审核信息的准确性,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确认无误后及时上报。
四、应急响应及响应终止
(一)应急响应
接到上级发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时,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 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确保迅速有效地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辖区范围内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按照预案职责分工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应急处理,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控制事态进一步 发展。在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以最快速度和方 式向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局报告。并积极开展先期应急处置工作。
2、开展病人初诊、救治和转诊工作。
3、专人负责相关信息的报告与管理工作,按照报告程序,及时报告。
4、配合专业防治机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设立观察室,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对密切接触者根据情况采取集中 或居家医学观察,对隔离者定期随访。
5、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登记造册, 统计报告基本信息。
6、做好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
7、实施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现场消杀灭等工作。
8、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稳定民心,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二)应急响应终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在规定时间内无新病例
出现,上级指挥部发出应急结束指令后结束应急状态。
五、保障措施
1、定期维护网络管理系统,保障网络畅通,保障疫情电话 24 小时畅通。
2、经常对各组人员及乡医工作进行督导,并实行定期和不定 期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应急能力
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突发事件的演练,检测应急队伍的整体情况。
4、定期对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进行清查,保证应急物资足量储备、满足疫情应急处置和紧急医疗救治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