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立人教育”思想和学校愿景,培养“底蕴丰厚、人格健全、创新多能的时代新人”,聚焦“生活立人:基于核心素养的生活化德育实践”、聚焦“立人”课程体系完善和课程质量提升,聚焦“生命对话”: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课堂变革,聚焦教师行动研究和专业发展,聚焦“立人教育”思想下的学校管理文化改进和路径探索,聚焦智慧校园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初步探究如何形成“立人教育”之教育性、独特性、优异性、广泛性、普遍性、永续性特质。
一、工作目标
1.进行学校发展“十四五”规划
2.初步探索适宜的集团化办学的管理模式
3.“立人教育”办学理念优化与学校文化改进
4.“立人课程”体系优化与基于标准的课程质量提升
5.“生活立人”德育课程建设、路径优化与策略改进
6.确立教科研战略主题并持续深化研究
7.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和专业发展水平提升
8.信息化环境改造和生态智慧校园建设
9.环境与安全工作改进和质量提升
10.党建品牌创建与深化五型组织建设
11.“新常规管理年”
二、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开展学校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
梳理十三五工作经验、成绩和问题,基于立人教育思想,基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确立“十四五”学校文化建设、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研究、干部教师队伍发展、信息化建设、生活立人德育、课程与教学质量提升目标。打好“十四五”开局战。
(二)“立人教育”办学理念优化与学校文化改进
树立以“立人”价值愿景引领,让每一个孩子在共同生活中学会做事、做人的办学理念;构建支持学习为中心、支持个性化发展、灵活动态的组织、融通智能的环境、数据为基的管理、持续循证式改进的学校管理新样态。
1. 管理理念优化与管理文化塑造。
2. 组织结构优化与管理机制改进。
(三)初步探索适宜的集团化办学的管理模式
针对新建校区“第十一小学”管理中急需解决的教师干部成长慢、标准化不足和研发能力弱等问题,在原有基础上,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常规管理、干部培养、教研科研、课程与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尝试探索基于标准的管理模式。从常规管理(课程常规、教学常规、德育常规、教师发展常规等)入手,研究制订工作标准和评价标准,以期两校常规管理有共同标准,学校发展有不同项目和选题,并逐年形成独特的样态。
(四)“立人课程”体系优化与课程质量提升
1.进行“立人课程”结构优化。
(1)继续实施“立人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2)借助信息2.0技术,推进学校课程有效实施。(3)深化校本课程改革,推进自选课程构架。
2.立足新常规新标准提升课程实施质量。(1)关注教师教学过程五环节: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评价或考试。(2)关注学生学的五环节:预习—上课—完成作业—自学与复习—自我评价和考试。(3)注重质量过程分析和数据反馈。
3.继续推进“生命对话”深度课堂教学变革。
(五)“生活立人”德育课程建设、路径优化与策略改进
以“三一”养成为载体,生活化德育为路径,“美少年”为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养成教育。
1.生活化德育路径优化。
2.“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研究。
3.深化学科德育研究。
(六)确立教科研战略主题并持续深化研究
1.采取“学科课例”载体和“德育案例”载体方式,重视实证研究。
2.聚焦信息化2.0技术应用。
3.聚焦课题引领,促进课堂教学变革。
(七)干部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和专业发展水平提升
(八)信息化环境改造和生态智慧校园建设
(九)环境与安全工作改进和质量提升
1.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提升安全管理与教育质量。
3.加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力度。
4.强化安全意识,彻查安全隐患。
(十)党建品牌创建与深化五型组织建设
1.创建“树先锋 立新人”党建品牌。
2.深化“五型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