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开展情况: 一、突出政治建设,党建引领作用明显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凝聚发展共识。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学习重点,全年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方式,共开展政治学习100余次。坚持开展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名学生在市级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演讲比赛中获奖。二是加强组织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每月检查、每季度总结1次党务工作落实情况,每学期开展1次校内培训,深入推进规范建设。选拔5名年轻干部,每月组织1次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坚持实施“双培养”工程,党员占比54%;坚持实施“双带头人”工程,党员干部25人次获得齐鲁名师等荣誉。三是强化纪律建设推进正风肃纪。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120余次,警示教育5次,引导干部党员明规矩、知敬畏、守底线。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整治工作,先后发现和解决教室窗户破旧需更换等师生急难愁盼问题10余个,提高师生满意度。 二、聚焦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 一是强化德育铸魂。加强活动育人,开展特色道德讲堂4次,常态化开展“艺播报”“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100多次,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年度22名学生被评为省市级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1个班级被评为为省级优秀班级,2个班级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2名学生评为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二是严格教学管理。制定《学校社团管理办法》等制度,坚持每日巡查、通报,保障教学秩序。优化学生培养和评价机制,引进艺术院团参与,探索实施教学质量多元评价。2024年学校100多名应届毕业生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就业于滨州吕剧院等文艺院团和企业,升学就业率在95%以上。三是加强专业建设。修订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艺术设计与制作、音乐表演等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全年累计组织学生“星光舞台”等演出20余场,举办2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赛代练,学生参加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获得2个铜奖。9个节目和案例参加烟台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6个一等奖。年度学校1次在全国性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组织1次国家级教学研讨会。四是强化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每月开展1次“树师德正师风”集中学习教育。坚持打造教师“研、享”教学共同体,年度邀请名师名家12人次进校讲学,组织30余名教师赴外学习交流,开阔教师视野。举办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组织7个团队参加2024年烟台市职业院校教师全员教学大比武活动,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学校青年教师在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中睿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7个大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3名年轻教师获得烟台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 三、加强规范管理,内涵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校园安全管理形势平稳。健全学校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度,完善安全责任体系。成立防欺凌处置工作委员会,健全应急处置预案,有效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每周利用班会进行消防、禁毒、校园防欺凌等主题教育,开展演练10次。二是学生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修订《走读生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卫生、文明礼仪等行为的日常检查。开展全员班主任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和能力大赛,2名教师参加烟台市职业院校班主任能力大赛均获二等奖。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组织“沉浸式”家长开放日活动2次,强化家校合作共育。三是行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规范公文管理,加强保密工作,每月开展1次业务培训,增强行政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认真推进职称“阳光评审”,完成2024年岗位竞聘工作。健全项目绩效跟踪机制和评价体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2份。四是后勤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积极开展重点整治“小切口”问题自查,定期进行学生座谈、问卷调查,推进“清廉食堂”创建。利用假期更换教学楼铝合金窗户、做外墙保温、粉刷走廊教室墙壁、翻新彩钢瓦,排除安全隐患,改善学习生活条件。 四、积极改革创新,办学社会效益得到增强 一是加强艺术教育辐射。组建学校芝罘区和莱山区2个少年合唱团,受益学生约1.1万人次。与莱山区教体局合作成立莱山区教师民乐团,受益教师630人次。二是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与烟台蓝天文旅合作,组织学生参加芝罘湾广场、所城里文艺演出20余场。组织学生参加“5.19中国旅游日”山东主会场演出等演出20余场。三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发挥省市非遗教学实践基地优势,把海阳秧歌、胶东剪纸等纳入舞蹈表演、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推动各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发展。 本年度人员编制数116,从业人员108人。2023年绩效考核结果合格。无诉讼和社会投诉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