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双减”文件精神,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及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顺利开展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主要打造以“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课堂教学和德育课程一体化教学活动为核心的课堂模式,创建“和谐高效”、“差异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等特色课堂,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抓好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备课质量提高以及“三维”教学目标落实上下功夫,让学校的教学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市一流水平。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为依托,以校本教研领导小组为轴心,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
1.领导小组:组 长:秦丰堂 校长
副组长:张晓杰 副校长
吕振福 教导主任
成 员:
温 敏 语文学科组长
齐娜娜 数学学科组长
唐 波 英语学科组长
贾同林 物理学科组长
张利娜 化学学科组长
孙绍霞 历史学科组长
杨晓霞 地理学科组长
彭少燕 生物学科组长
张菊娥 道德与法治学科组长
路美芳 音乐学科组长
杨 伟 体育学科组长
侯小兰 美术学科组长
李 晓 信息技术学科组长
黄少萍 综合实践组长
高桂军 劳动教育组长
2. 各学科教研活动的时间统一固定,“教研活动日”以学科组、
课题组为单位(级部负责监管好级部教研和集体备课)。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语文:周一上午2、3节
数学:周一下午2、3节
英语:周二上午2、3节
物理:周二下午2、3节
化学:周三上午2、3节
生物:周三下午2、3节
道法:周四上午2、3节
历史:周四下午2、3节
地理:周五上午2、3节
3.为了加强地方课程及音体美微等学科教学的规范性,本学期继续将其纳入正常的教研活动,硬性规定每学科一个学期要安排一名教师出一节公开课,所有的音体美微等老师参加听课活动。同时加强这几科老师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尽可能的给老师们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不仅鼓励教师走出去,也要将名师请进来。
二、强化质量意识,深化过程管理,从细节抓起,打造高效课堂,落实“双减”政策
本学期继续以“新教材·新课堂”、双减政策为抓手,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淬炼“提质增效”课堂。学校修改和完善考核政策,倾斜于创优型教师,政策上鼓励,行动上培养,学校积极引领教师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双减政策,精神上强化质量意识,行动上重视教学质量。学期初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双减精神布置教学常规。在备课、授课、练习、批改、讲评等几大环节上有针对性地做了强调和说明,落实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三型备课模式。要在注重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对备课内容的深度研讨;注重备课模式的平衡发展;重点加强复习课、讲评课的研究,提倡二次备课和电子教案;加强对教师教学反思的检查,常规检查仍按照学科集中检查与抽查结合的形式。新教师要手写备课。授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行学段检测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为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本学期提倡各科布置菜单式作业,拟定本学期搞1-2次优化作业设计比赛。
三、继续开展差异教学,小组合作,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打造“提质增效”课堂
本学期要继续贯彻执行 差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以及大力推广“互联网+课堂教学”。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与“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有机结合,既要抓好课堂教学建设,又要渗透德育教学思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各学科利用教研活动日,专题研究作业优化设计,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充分利用好网上教学资源,借助于学科在线组卷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老师们可以从上面找题或者自行组题,学科组集体备课,智慧众筹,为备课丰盈更多的教学资源,依托希沃白板等信息平台,节省了老师们备课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大大促进了我校信息化教学的开展,促使我校信息化教学再上新台阶。
2.为促进集团化办学深入发展,我校继续与张星学校、宋家学校联合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争取每个学校在中考年级和会考年级各学科在教学、备课、选题方面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初步打算采用送课到校方式,各科备课组长集中研讨方式,以及两校同学科老师建群,线上研讨等多种形式,取得集团化办学的最大效益。
四、结合初中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加强教学研究,探索适合不同年级的教学方法
本学期继续抓好初一教学研究活动。一要与本学期的新教材密切融合,二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继续开展好初中教学的学法指导工作,继续从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提高等方面开展研究,以促使学生完全适应初中段的学习生活,继续提升他们适应新教材的实施与践行。初二要抓好学生的规范训练,一是书写规范,二是解题格式规范,三是学科语言表述规范。同时,还要抓好初二的地理会考新授和复习安排。初三在抓好“语数英物化”培优基础上,要重点抓好历史、生物和信息技术的会考教学研究,努力提高“优秀率·及格率·巩固率”。初四要抓好毕业水平测试的六大学科教学研究。根据招远市教育科研研究中心的通知要求,统一调度好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艺术测评工作。抓好四个年级的英语口语的训练。要在优尖生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大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上级部门有组织的培训,学校一定会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尤其是学校的中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安排参加学习提升。学校鼓励中青年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认真总结与反思,要形成文字,留有笔记。安排中青年教师走出去学习、研讨、观摩,回到单位后,既要汇报、传达,还要根据所学,结合实际进行立标课展示。今年,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青蓝工程建设,学校尤为重视,在政策上做了调整,制定了系列奖惩政策。采用自主搭配和学校定向安排结合方式,甚至可以跨级部结对,从而扩大结对范围。本学期,教师之间帮扶、结对子,以老带新,互帮互学现象蔚然成风,老师们的业务基本素质也有所提高。
加强全员教师对“deeepseek”的智能化教研培训,让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教师智能备课、教研、学习进行交流总结,全面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业务能力。
六、强化责任意识,完善监管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新课程计划和教学进度的规范执行与落实
本学期要针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通知文件,坚决开齐开足音体美课,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按照招远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教学进度执行课程,对作业布置及批改进行不定期与定期检查。通过调查全面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的执行和新课程的正常开设成为自觉性行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规范教学行为。同时,教务处加大课程实施水平检查力度,通过检查,形成评价,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制定措施,彻底纠正。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规范教学行为,积极创建规范化教学环境,深耕课堂育人阵地,重视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让“双减”政策落地有声·推行有力·效果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