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着重发挥教研组的职责功能,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推动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将利用多种类型的教研活动,立足“校本”教研,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招远市教科研中心的指导意见,确保学校教研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使我校的教研教改活动有序正常进行,使教研活动形成经常化、制度化,切实规范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主要任务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习贯彻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规章制度。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德育优先、能力为本”的教学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规律和教学技巧,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本学期我们还将学习利用AI科技,精准分析课堂教学。
2.科学制定各类计划。
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明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研究执行专业教学计划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制定授课计划,确定学科考试、技能考核鉴定的内容与方法。多教师平行课要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相同的授课进度计划。学科考试及技能考核鉴定的内容和方法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各学科考试和技能考核鉴定要采用灵活多样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3.把握课程标准。
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使教师在掌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要求、教材体系、重点难点的基础上,研究处理和使用教材的方法,研究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把培养学生基本素质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中心目标。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启发、引导、爱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结合教学大比武活动,经常性组织相互听课,校级大教研活动能够每学期不少于两次。每个教研组的主题教育不少于两次,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组织经验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5.深入参与课题研究。
上学期,我校的烟台“十四五”科研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与研究”已经顺利结题,本学期我们会继续这项课题的研究,将其更深入地开展下去。
三、建立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
1、建立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好两次上档次、有质量的公开课,所选课题必须要有目的,有研究方向;至少开展一次作业探讨活动。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另外学科组还要加强作业设计研讨,多样化的作业设计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2.建立教师个人教研工作制度
学年初制定好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每人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龄不足三年的新教师听评课不少于20节;校长及主管业务的领导听评课不少于30节。
3.认真做好教研反思
(1)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有一次教学反思,阶段性反思(理论反思)或撰写反思文章每学期不少于2篇,提倡写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与教学行为的叙事案例。每学年撰写一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2)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课后反思”“期中反思”。
(3)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四、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1.教研重点
课堂教学是抓质量之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质量是一节课一节课上出来的,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切实按课程标准办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优化教学过程仍是我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新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能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重点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三种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力求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教与学的关系
(3)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4)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2.基本要求
(1)确保教研组集体研讨的时间。每周至少一次教研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课时(包括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学科课改精神,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同时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上课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规范教研活动的内容。人人必须要做到四个一:做好一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写好一篇教研总结,每次听教研课后填写一份评课表。
(3)认真组织开展好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活动体现三化:活动时间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习主题的序列化。集体备课注重三个结合: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同时学科组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把作业设计作为内容之一。
(4)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有能力的教师可确立一个课题,自己确定研究方案,每一次教研活动将围绕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交流和总结,真正把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把教研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
(5)将作业设计研讨纳入日常教研活动中,各教研组要进行作业主题研讨。
五、重视教研管理工作
1.成立以校长为主、教导主任负责、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研领导小组,加强对教研与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校领导要下教研组或备课组参加教研、指导教研。
2、要结合实际操作和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我们准备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示范平台,利用AI技术分析课堂优缺点。本课题与课堂教学关系紧密,我们要通过课题研究来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使全体教师能站在理论的前沿,实现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素质的目的。
六、具体工作安排
1.二月份:制定学校教研计划和学科组教研计划;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2.三月份:各学科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第一次校级大教研活动;积极参加“送教下乡”听课活动;进行业务理论学习。
3.四月份:开展赛课活动;骨干教师汇报课,上交学习总结;第二次校级大教研活动。
4.五月份:毕业年级和学科加强复习阶段的集体备课和研讨;各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材料收集整理。
5.六月份、七月份:加强学科组的组内听课与研讨,进行学期末教研总结与评价。
附录:主题教研活动一览表
罗山初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科组主题教研活动安排
周次 | 学科 | 具体时间 | 地点 | 课型 | 教研主题 | 教学内容 | 主讲人 | 主持人 |
第五周 | 地理 | 3.13 | 24.3 | 新授 | 情景教学自然环境学习方法 | 东南亚 | 张韶凤 | 张杰 |
语文 | 3.14 | 24.4 | 新授 | 情境式教学应用,利用诵读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 | 古诗词诵读、赏析 | 王雪剑 | 张秀红 | |
化学 | 3.14 | 21.4 | 复习 | 气体制备专题探究式教学研究 | 气体制备专题 | 王晓平 | 张杰 | |
第六周 | 体育 | 3.17 | 24.2 | 新授 | 通过篮球三步上篮的学、练、赛、评设计和实践,培养和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 初一篮球:三步上篮 | 考占房 | 刘娇 |
物理 | 3.20 | 22.3 | 新授 |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 流体压强 | 张晓伟 | 路永辉 | |
第七周 | 数学 | 3.25 | 初四三班 | 复习 | 利用科学技术辅助讲评 | 试卷讲评 | 刘凌志 | 杨菊芬 |
语文 | 3.25 | 21.3 | 新授 | 全环境立德树人 学技巧提素养 | 多部名著勾连探究 | 李浩梅 | 张秀红 | |
道法 | 3.26 | 初三三班 | 新授 | 信息技术为课堂增效赋能 | 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 考书雷 | 张秀红 | |
地理 | 3.27 | 24.1 | 新授 | 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 俄罗斯 | 李永霞 | 张杰 | |
第八周 | 体育 | 4.2 | 22.3 | 新授 | 移动中传接球与无球接应射门 | 初三足球:传接球与射门 | 刘娇 | 李海宏 |
第九周 | 音乐 | 4.7上午第四节课 | 音乐教室 | 新授课 |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探究 | 《凤阳花鼓》安徽民歌 | 郭倩如 | 刘娇 |
英语 | 4.9 | 初二三班 | 新授 | 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提升英语教学效能 | Unit4SectionB | 康楠 | 张学杰 | |
历史 | 4.9 | 22.2 | 复习 | 复习中史料的提取和对比 | 中日关系的发展 | 周少妮 | 姜永青 | |
第十周 | 体育 | 4.15 | 初三1班 | 新授 | 提前变向突破游戏与挑战 | 初三篮球:变向运球 | 王新峰 | 刘娇 |
物理 | 4.17 | 初三1班 | 新授 |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杠杆 | 路永辉 | 路永辉 | |
第十一周 | 数学 | 4.23上二 | 初二1班 | 新授 | 探索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感受可能性 | 温雅茹 | 杨菊芬 |
生物 | 4.23上三 | 初二三班 | 新授 |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传染病及其预防 | 邵云霞 | 张杰 | |
第十四周 | 道法 | 5.12 | 初二一班 | 新授 |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全环境立德树人 | 法律在在我们身边 | 刘雪雁 | 张秀红 |
信息 | 5.13 | 初二二班 | 新授 | 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 统计分析发现数据价值 | 李明 | 张杰 | |
英语 | 5.13 | 初三三班 | 新授 | 融合全环境要素,深化英语课程思政育人内涵 | Unit8SectionB | 王凯 | 张学杰 | |
化学 | 5.14 | 初三1班 | 新授 | 跨学科联系,渗透环保意识 | 燃烧与灭火 | 史赵宁 | 张杰 | |
生物 | 5.15 | 初一2班 | 新授 | 辩证看待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细菌 | 张绍晓 | 张杰 | |
第十五周 | 美术 | 5.20 | 初一2班 | 新授 | 用设计美化生活 | 吉祥物设计 | 王红丽 | 刘娇 |
美术 | 5.21 | 初二3班 | 新授 | 用设计美化生活 | 设计纹样 | 王德胜 | 刘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