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主要好发人群为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幼儿园、中小学等集体机构易发生聚集疫情。每年自3月开始,水痘发病人数将逐渐上升,5至6月发病将达到季节性高峰。多数患者恢复后可在体内形成抗体,病毒可长期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带状疱疹。
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10~21天。绝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早期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咽痛、咳嗽、头痛、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的症状,1~2天后进入出疹期,水痘皮疹表现先是斑疹,之后变成丘疹—特征性水疱—脓疱疮—结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水痘的皮疹是不同时期的形态共存。
水痘的皮疹一般会首先在胸部、背部和脸部出现,然后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头面部皮疹密集,四肢皮疹稀疏,手掌和足底更少。水痘虽然难受但通常可以自愈,但对于某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来说,水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或脑炎。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物品间接传播。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预防水痘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12月龄以上的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建议儿童、青少年及高危人群应尽早接种水痘疫苗。
推荐2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程序:
第1剂:12月龄至24月龄接种第1剂次。
第2剂:4岁至6岁接种第2剂次。
仅接种1剂水痘疫苗者随接种后时间的延长,仍可能得水痘,但症状较轻,接种2剂水痘疫苗可大大降低此情况发生的概率。
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水痘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水痘患者接触,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卫生和生活习惯:应教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教育孩子在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肘部衣服遮挡口鼻。
规律作息时间: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合理睡眠;补充营养,科学饮食,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的食物;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保持空气流通:应注意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室内空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注意清洁消毒:定期对孩子用过的玩具,教室、活动室、电梯等公共活动区域进行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