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但目前人们对于药物降压,依然存在4个误区:
误区一:终身吃药伤身体真相是:吃药的好处远比“副作用”重要。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但如果长期不吃药,它就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心衰、脑梗死等致命性疾病。长期吃药,稳定血压,是为了预防上述致命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吃药是为了将来能保命,长期服用降压药,一般对肝脏没有副作用,即便出现,及时干预,也能恢复。长期服用降压药,反而对肾脏能起到保护作用,因为高血压伤肾。
误区二:血压降了可停药真相是:降压药吃吃停停,危害更大。不少高血压患者,吃药后血压降到了正常水平,但不要误以为这就是“病好了”,因为所谓的“正常水平”是吃药维持的结果。正是长期吃药降压的持续作用,高血压风险才得到控制,处于一种平衡稳定状态。此时如果擅自停药,打破了平衡,血压回升,这无异于让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重新暴露于危险之中。研究显示,不规律服药,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误区三:吃药太早会耐药真相是:降压药不存在耐药性。耐药性一般存在于抗生素、抗肿瘤药之中,降压药不存在“耐药”这一概念。大家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解,是因为随着身体的衰老,病情慢慢进展,原来的药量控制风险的“力量”逐渐不足;所以才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看似降压药吃久了,身体对药品产生耐药性,但其实这取决于疾病自身的进展和身体的衰老,与所谓耐药性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当初不早吃药,疾病只会进展得更快。研究显示越早吃药控制血压,越能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误区四:芹菜、苦瓜降血压真相是:没有任何单独一种食物能稳定降血压。民间流传着不少可以降血压的食物,比如:芹菜、洋葱、苦瓜等。事实上,血压虽和饮食有关,但没有任何单独一种食物能稳定降压。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一个成人,需要每天吃3斤以上芹菜才能有降压效果;且芹菜中含不少的钠,如果每天吃这么多芹菜,反而会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对于这些食物,但我们只需把它们当普通蔬菜食用即可,没必要为了降血压而吃。科学饮食降血压,不依赖于某一种或几种食物,而是要调整饮食结构,但饮食降压依然代替不了药物降压。
高血压最可怕的症状是哪种?
高血压能引起体内主要器官,如心、脑、肾的血管损伤,比癌症的发病更突然、更凶猛、更可怕,结果更让人难以接受。
1.没症状的高血压最可怕
患了高血压,很多人没有感觉,反而最危险。如果能感觉到血压高了、不舒服了,说明这是你的身体在自我保护。如果你感觉不到,很可能任由高血压损伤器官。
2.两个时间易犯晕要警惕
一天中,高血压有两个峰值,分别是早上6~10点和下午的16~18点,在这两个时间段内,血压会升高,因此在这期间发生头晕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3.心率超80要当心
欧洲高血压学会发表的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管理共识指出,心率应当作为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的重要指标。
普通高血压患者,心率超过每分钟80次时就需要进行心率管理。而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心率超过每分钟70次就必须进行心率干预。
五种情况下赶紧测血压
1. 作息紊乱有些人由于工作原因,作息时间十分不规律,连续的熬夜加班可能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如果加班不能避免,就应及时测血压。
2. 吸烟喝酒大量吸烟、喝浓茶或浓咖啡等也可引起血压升高,这是因为尼古丁、茶碱、咖啡因这些物质能够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3. 情绪波动情绪起伏较大,如极度兴奋、悲伤,或焦虑、抑郁等不良精神状态可直接引起血压升高。
4. 气温突变换季或气温变化较大时应加强血压监测。部分高血压病人由于天热造成睡眠障碍、心情烦躁,血压反而会升高。
5. 合并其他疾病如果患者存在疼痛、排便困难(如急性尿潴留、便秘)等,血压往往会突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