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初级中学学校校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日期:2024-09-03     

字号: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校车安全事故防范处置工作,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安全,全面保证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规定,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提高校车运营安保工作,建立健全校车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宣传教育,加深学生及家长各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提升自我防范意识,保障师生安全。

二、 责任分工: 

(一)校车交通安全事故领导小组

组  长:于忠浩

副组长: 李伟佼  孙新人

成  员校车司机  跟车教师  各班主任

各成员职责

组长:对本校校车直接实施安全管理;落实工作岗位人员并明确其职责,指导疫情期间乘车学生和跟车护乘教师的卫生防疫工作。

副组长:与校车车队队长做好工作对接,保证校车司机健康上岗。做好跟车组长和跟车教师的卫生防疫和检查工作,一旦跟车教师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安排其他健康教师完成护乘任务。及时通过校车监控查看是否存在跟车教师或学生不按照要求佩戴口罩、交头接耳等行为,并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监控校车司机是否按时按要求完成消毒工作。

校车司机:配合校车公司每天做好早晨和下午上岗前的体温检测。每天早、晚发车前对当天执勤校车进行全面消毒,校车内做好通风。驾驶员必须佩戴好口罩;接送两批次学生的车辆,在接送一批次后要进行全车消毒,再接下一批次学生。每天对车容、车况进行自查,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随车管理教师:教师必须按照要求做好自我防护和自我监测,凡是出现相关症状,体温高于37.3摄氏度的,跟校车组长反映,并上报学校要求安排代班老师。跟车教师每天早晨在学生候车点检查学生是否佩戴口罩,不戴口罩的学生不允许乘车。学生上车前测量学生体温,并在校车学生组长的协作下在跟车记录上做好记录,体温异常的学生不允许乘车,并打电话通知学生家长及班主任。确保学生不与同学交谈,不大声喧哗、吵闹。上下车时前后留有一定的间隙,不得拥挤推搡,不允许肢体接触,下校车后在校园内不并行、不说话。

班主任:落实好每天晚放前的体温测量工作,并作好记录。发现体温异常或者疑似症状的学生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来校接学生,并做好隔离措施,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学生疑似症状消失前不允许乘坐校车。

(二)办事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新村初中安全办。

主要职责:

1.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2.负责应急领导小组的24小时值班和日常工作,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

3.当事故发生时,负责做好校园的秩序维护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4.协调有关部门对一般事故进行调查处理,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较大以上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5.负责全校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总结、报告及信息发布工作;

6.完成上级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抢险救灾机构

1.救护组:吕香花、王少君

任务:负责与道头卫生院联系,协调、配合上级救护组织,共同组织医疗救护队、抢救受伤人员

2.抢险救援组:姜彩霞、李志超

任务:做好排险和险情控制工作;疏散现场受威胁的人员和重要物品

3.疏散保障组:冯文军、尹少杰

任务:负责调集必要的疏散运输工具,保障救援现场物资供应和提供必要的工具;在灾害事故外围负责看护、警戒,维护现场秩序,严防不法分子进入现场搞破坏等。

4.通讯交通组:冯立林、魏嘉惠

任务:负责通知各组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负责车辆调度、负责抢险期间通讯畅通。及时、准确做好现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包括受困、受伤人员情况,负责信息上报和发布工作。

5.机动组:王卫英、曹金军

任务:现场随时听从指挥,补充增援,按照应急领导小组部署,及时联系协调镇中心初中、镇政府、派出所、卫生、消防等与灾情有关的部门。

三、 工作原则

1.教育性原则。经常召开全体师生安全工作会议,不断强化安全工作要求,使全校师生高度重视校车安全工作。

2.预防性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统一指挥原则。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规范安全工作管理,使安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坚持责任到人,强化安全督查。

4.协调一致原则。领导小组组长是应急预案的总指挥,根据事故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和发布解除救援行动的信息,各小组按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岗位责任、互相配合的运行原则,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向上级或当地有关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四、疫情期间乘车具体应急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开学前一天,各班级班主任通过班级群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排查,凡是出现发烧咳嗽等疑似症状一律及时就医,并且在开学后每天晚上要求家长在班级群内上报学生健康状况,形成常态。同时要加强对师生、家长进行疫情期间的卫生安全常识的普及工作,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的自我防范意识。

2.严格要求校车相关人员履行自己的职责,不得瞒报自己和学生体温,不得让体温异常学生(高于37.3摄氏度)乘车进入学校。组长和副组长随时进行抽检。

(二)处理程序                     

早上:一旦发现学生体温异常跟车教师应及时打电话通知学生家长到站点接学生,并通知班主任该生身体状况。在乘车记录上做好记录。

晚上:班主任负责体温测量工作,发现体温异常学生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来校接学生并及时上报学校  

五、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处置程序

1.接警与通知:一旦出现交通安全事故,所有在现场的教职工均有权、有义务立即报告。一般情况报告程序:现场教师或知情教师在第一时间内,立即向学校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正、副组长或组员报告情况;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在第一时间内赶赴事故现场,并马上展开营救工作,同时立即向区教育局、市交警部门报告情况,请求支援。 

幼儿园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必须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强度、危害等情况,在基本掌握事故情况后,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2.应急抢救与现场保护:在场人员(包括行政人员、教职工、学生)应首先检查师生受伤情况。如果有师生受伤,按照先重后轻原则,立即对受伤师生进行应急救护处置。同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并配合公安部门开展工作,还应根据需要通知医疗、消防等部门参与现场救护。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马上对受伤师生进行救护处置,尽快确认伤者中哪些需要送医院救治,并联系“120”送医院救治。急救车到达后,组长应立刻向急救人员报告情况,安排班主任随车参与救治。

学校要及时告知家长事故情况和救治学生的医院地址,安排人员护送家长到医院。

保卫小组应询问在场人员、事发现场人员调查事件发生的过程,实事求是做好书面记录,被调查人员要签名。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记、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待公安交警部门赶到后及时移交现场保护。

3.事故调查与汇报:事故发生当天要写出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事故报告部门、部门负责人和报告人。报告内容经校长审查同意后送交上级部门。属校方责任保险事故还要及时报知保险公司。之后随时将事故应急处理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

做好教师和学生教育工作,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绝对不能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对情绪反应较大者安排心理教师进行辅导;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校长和上级部门同意,由小组统一对外发布消息。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4.家长接待和后勤支援:安抚专班人员要及时处理伤亡学生和教师的善后工作,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看望、援助、救助伤亡师生家庭。要依法调解安抚,掌握合法、合理、合情的原则。学校在无力调解学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时,应报请上级部门介入调解解决。

事故处理结尾阶段,由园方起草《协议书》。《协议书》要写清协议双方的身份;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事发时间、地点、双方达成的补偿协议;双方签名等内容。整理病历卡复印件、医药费发票原件和复印件报保险公司理赔。

保卫组人员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非当事人家长和闲人进入校园,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稳定。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有关条款规定,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权益的,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初级中学

                                           2024.09.03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