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疫情防控必要情况下涉疫师生员工集中隔离工作,保证转运安全有序,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基本要求
统一思想,服从指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操作规范,安全有序。衔接畅通,快速高效。积极引导,预防炒作。
二、组织领导
(一)市教育体育局成立集中隔离转运工作领导专班。市局成立涉疫师生集中隔离转运工作领导专班,在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1.组织机构。市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并根据应急情况成立隔离转运现场指挥部。
2.职责分工。负责根据突发疫情状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负责调查、了解、核实情况,制定和调整转运方案;负责决策部署并落实防疫措施;负责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有关部门单位衔接,形成合力;负责综合协调、文电收发、文字材料、数据统计、联防督查、环境整治、舆情宣传、志愿服务、后勤保障、应急处置以及校园现场调度、政策指导等各项工作。
(二)各学校(幼儿园,下同)成立集中隔离转运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成立涉疫师生集中隔离转运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
1.组织机构。学校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员任组员。
2.职责分工。负责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听候调遣,准备处理疫情突发事件;负责购置保障物资,确保好用、管用、够用;负责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负责强化值班制度,公布值班电话,白天、夜间专人负责看守,确保 24 小时有人值班,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制定本单位转运应急预案,明确人员分工,规划工作流程;负责组织开展转运应急演练;负责关注上级疫情预报,落实疫情预警预报措施,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报告,正确应对;校园突发疫情时,负责与市局、属地镇街及有关部门密切沟通,负责与学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做好通知通报、心理安抚、信息收集,以及配合做好转运组织等各项工作;负责及时、如实、详细地向上汇报,确保报告数据详实、可靠;负责落实市局工作领导专班的下达的指令和工作部署。
三、转运处置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制定预案。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集中隔离转运工作预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负责人:学校集中隔离转运工作领导小组)
2.开展演练。学校结合日常安全演练等开展集中隔离人员转运演练,让师生熟悉流程和基本要求。(负责人:学校集中隔离转运工作领导小组)
(二)转运流程
3.启动预案。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市教育体育局的指令,启动工作预案,做出精准研判,确保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位。(负责人:学校集中隔离转运工作领导小组)
4.动员部署。对师生员工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教职工思想认识,做好学生心理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集中隔离的必要性,避免紧张恐慌,以积极心态配合学校做好转运工作,要求学生一律不拍照、不发布。(负责人:校长、各班主任)
5.人员编组。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推送信息,核实需转运人员名单,按照“密接、次密接和一般接触者须分类单独转运,密接、次密接人员间隔就坐,其他人员满座运输”的要求,确定转运车辆,报市局工作专班车辆调度组向上协调安排车辆。原则上要以班级为单位编组。按照车辆座位数量确定每车次转运人数。每车次安排 1-2 名教师(尽量安排本班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随车服务,教师一并隔离。提前与市局工作专班后勤保障组负责人联系,确定集中隔离点,并按照分组确定好居住房间。(负责人:一名副校级领导、各班主任)
6.个人准备。各学校提前备好防护服等转运急需物资,引导师生在最快时间内准备好隔离期间所需的教材教辅、平板、手机、衣物等必备物品。根据防疫要求组织师生分批、适当提前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物品。物资有缺口联系市局工作专班后勤保障组调配。(负责人:物资保障组、各班主任)
7.车辆调度。各学校要安排一名副校级领导专门负责车辆调度,与市局工作专班车辆调度组人员保持联系。成立车辆调度组,确保每辆车都有人负责,掌控车辆进校次序,适当间隔时间发车,车辆逐辆分开入校,不形成车队。停车点和乘车点尽量选择在适当位置,避免引起聚集拥堵、围观拍照,引发舆情。学校要成立消杀组,对车辆每次进入学校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杀,确保入校车辆和人员安全。(负责人:一名副校级领导、车辆调度组和消杀组成员)
8.分批乘车。按照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的次序安排乘车。明确不同类型人员活动路线和范围,按照要求保持间隔距离。每辆车离校适当间隔时间,避免形成车队,引发舆情。乘车后清点人数,做好记录。随车教师(尽量安排班主任)同时携带本车乘车人员名单等信息。车辆出发时指定一名副校级领导与市局专班工作后勤保障组人员沟通,通知市疫情指挥部和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保证集中隔离点提前做好隔离人员的有序接收及分类安排。(负责人:一名副校级领导,车辆调度组成员、各随车教师)
9.人员运送。各学校要成立秩序维护组,负责与市局工作专班车辆调度组及公安交警沟通协调,维持师生转运期间校园周边秩序。随车教师做好引导,安抚学生情绪,解决学生问题。途中做好防护,与相关人员保持联系畅通。(负责人:秩序维护组、各随车教师)
10.登记入住。各学校要成立师生员工隔离安置组,指定一名副校级领导,提前到达隔离点,负责与隔离点对接,安排好登记安置,原则上一个班的学生要安置在同一个隔离点,便于管理,各班主任要掌握本班学生入住的房间号,留好台账。男女生尽量分开楼层安排。入住后非紧急情况不得离开房间,确有紧急情况,按照隔离点有关防疫要求执行。(负责人:隔离安置组、各班主任)
11.通知家长。由班主任和相关教师采取电话方式(不以文字形式通过微信、QQ、短信息等发送)将隔离有关情况通知学生家长,让家长放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焦虑。学校要提前拟定通稿,统一通知内容,学校领导要亲自研究把关,报市局工作专班综合协调组审核把关,报指挥部同意后使用。(负责人:校长、各班主任)
12.采样消杀。各学校成立环境消杀组,转运结束后对相关场所进行环境采样。部分人员隔离的,离校后对相关场所严格消杀。全员隔离的,转运结束后封闭校园,关闭燃气、水电等,做好全面消杀。采样和消杀须由市局工作专班环境消杀组提前联系疾控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预定时间。(负责人:环境消杀组)
13.保障用餐。各学校要成立生活保障组,切实保障师生隔离后每一次用餐。与隔离点提前联系,供餐要及时,保证餐饮质量,需要协调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与市局工作专班生活保障组沟通解决(负责人:生活保障组)
14.启动教学。各学校要成立线上教学组,在市局工作专班线上教学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组织在隔离后迅速启动线上教学,原则上以班为单位开展教学,保证师生互动,保障教学效果。隔离前未准备好电脑、平板、手机等线上教学工具的,学校统一组织家长将设备送到指定地点,经过全面严格消杀后交学生使用。对无法提供电子设备的贫困家庭学生,学校要统一免费提供。(负责人:线上教学组、各班主任)
四、注意事项
1.做好前期摸排。学校要全面掌握师生员工基本信息,建立工作台账,每日及时更新,确保师生员工底数及核酸检测等信息精确。提前按照间隔就坐或满员就坐,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编组,转运启动后第一时间进行完善编组。分组完成后立即打印隔离师生员工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家庭住址、核酸检测情况),由随车教师携带,到隔离点登记使用,避免现场采集信息影响工作效率。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学习生活急需物品、联系家长电话通稿、环境采样、校园消杀等各环节均需提前做好准备。
2.维护良好秩序。校内转运工作要坚决服从市教育体育局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派驻工作组指挥,由 1 人专门负责对外联系沟通,避免多人指挥、多人联系。安排专门人员维护校内准备工作和乘车秩序。协助公安维持校门及周边交通秩序和管控秩序。到达隔离点后保证登记和入住秩序。有问题或紧急情况按照应急预案规范操作,随时向市局或指挥部专项工作组请示汇报。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分组包保学生,入住后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存在的困难及心理状况,汇总研判,解决问题。
3.注意沟通引导。转运全程做好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稳定学生情绪,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期间如有家长联系咨询,班主任等要做好解释沟通,让家长放心,沟通时注意策略方法,保证不泄密,信息简洁准确,回复口径统一,同时提醒家长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发布的消息为准。学生安置好后,由班主任指导学生逐一向家长报平安。
4.加强舆情管控。做好运转全程的舆情管控。校内要求师生员工不拍照、不录像,所有工作不上网。校外防止周边人员围观拍照,上网炒作。转运车辆到达隔离点后,有序安排师生下车、信息采集、安排住宿等工作,严格执行隔离点要求,避免大量师生扎堆聚集,引起关注。发现网上负面舆情,及时汇报并积极化解。
5.细化责任分工。各学校(幼儿园)要结合市局的工作预案,制定好校级工作预案,各工作组要有一名校级领导班子成员负责,成员分工要明确,联系人、联系方式要标注清楚,便于预案启动后的沟通协调。
招远市大秦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