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莱阳市2024年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推进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进程,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决定在2024年9-10月份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为保证活动实效性,特制订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以常规促发展的基本理念,有效发挥学校常规管理的监督、引导、规范、提质功能,把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同落实“双减”等有关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机制,强化常规管理实效性,扎实构建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格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教育。
二、目标和任务
1.规范落实常规要求。聚力精细管理,进一步规范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评价等教学常规要求,强化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让精细化常规管理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创新优化常规机制。借力“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进一步优化教学常规管理机制、督查机制、考评机制、奖惩机制建设,打造学校规范化教学的良好教育生态。
3.落实加强教研团队建设。进一步落实《莱阳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实施方案》,依据《莱阳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学校教研团队建设,实施专业研究,促进不同层面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富有特色的教研组文化。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巩固“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教改成果,实施“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综合学习力提升”教改实验,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凸显“学科核心素养”,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5.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抓实教师业务能力和课堂授课水平的培训和指导,健全考评机制,组织开展“立标达标课”、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三、措施和要求
(一)强化备课环节,严把备课关
教师备课必须制定学期、单元及课时目标,编制教学进度,撰写课时计划(教案);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精准确立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备课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次不少于2课时。
(二)规范课堂行为,严把上课关
规范着装,使用文明语言,依法合理行使教育惩戒权。
课堂教学落实学科德育要求,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进项目化学习,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适切、方法得当。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实验教学。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校级教学示范课、公开课等课堂教学活动。
(三) 科学设计作业,严把作业关
提高教师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设置分层作业,注重探究性、实践性作业设计,探索跨学科、综合性等开放性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科教师之间要协调统筹作业布置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时间。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四)批改辅导及时反馈,严把质量关
作业及时全批全改,批改正确规范,杜绝只批不改的现象。加强面批讲解,对学生作业中反映的问题要做归因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学生进行指导,注重对优生的针对性培养,对边际生、学困生的辅导帮扶,实施“一生一案”,加强矫正性教学。
(五)考试评价落到实处,严把考试关
严格按规定组织考试,考试命题要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做好考试组织、阅卷统计、数据分析、结果选用、心理疏导等工作;加强教学质量分析,开好行政会质量分析会、年级质量分析会、学科组质量分析会、班级教导会、班级主题班会、学法经验交流会、师生总结表彰大会、家长会,全面诊断教与学的情况,做到教、学、考有机衔接。
四、活动安排
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组织进行:
第一阶段:统一思想,明确任务(8月26日一8月31日)
1.学习文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莱阳市2024年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莱阳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引导教师明确教学常规落实的基本要求。
2.制订方案。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学科自身实际,查找教学常规落实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确定“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的具体内容和保障措施,制订学科活动实施方案,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学科活动实施方案于9月1日前上交至王丽娜主任。
3.布署实施。召开学校学科专题会议,全面布署“教学常规管理月”各项任务,周密制订各项活动计划,广泛发动,科学安排,事事到人。
第二阶段:过程管理,全面实施(9月2日-10月11日)
1.开展教学常规督查活动。实行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三级管理负责制,负责分管学科的日常管理、业务学习、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等教学常规的督查,学科教学常规实行周查月检制度,通过推门听课、随机抽查的方式,实时监督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尤其强化对教师教学计划制定、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批改、形成性测验等教学基本规范的评定,发现问题,立整立改,并纳入教师考核。
2.开展“立标达标课”活动。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依托各学科组织的全市立标课观摩研讨活动,各学科选拔树标教师(语数英2名,其他学科1名),开展学科校级立标示范课观摩活动。引导教师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为实施课堂教学创新奠定坚实基础。第二步学科层面开展50周岁以下所有学科教师的“人人达标课”活动。学科成立达标课评审小组,依据各学科制定的评价标准,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现场评定。对评定不达标的教师,提出整改意见,教研组(备课组)对未达标教师予以帮助和指导,进行二次达标。达标课成绩纳入教师考核。
3.开展学科研讨活动。各学科在落实“立标达标课”活动中,认真组织学科教师全员观课、议课,引导教师聚焦核心问题,研讨策略,突出问题处理和关键步骤突破,开展课堂创新教学研究。认真总结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提炼成功做法,形成富有学科特色、符合新课程新课标理念的新型教学范式。
第三阶段:反思总结,优化提升(10月14日-10月31日)
1.评价考核。对活动月内的各项活动情况进行细化量化,对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纳入教师考核。
2.总结反馈。活动结束后,各学科要认真总结“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形成具体的活动总结报告,于11月1日前,上报教导处王丽娜主任处。
3.反思整改。根据“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研究整改策略,作出整改计划,贯穿整个学期教学工作,使 “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产生“以月带年”效应,不断加强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力度,促进学校学科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五、推进措施
1.成立领导和指导小组,加强领导和指导。学校成立领导和指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领导,确保活动实施的计划性、科学性。各学科要充分认识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的意义,把其作为深化教学管理、创新常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内容来抓。
领导小组
组 长:王首都
副组长:初顺利 宋志旭 冯燕
组 员:王丽娜 张晓燕 贺旭华 杨斌 姜腾蛟 宋晓东
宫志刚 宋维健
指导小组
组 长:初顺利
副组长:冯燕 王丽娜
组 员:王栋 闫其波 贺旭华 徐鹰飞 宋圣杰 彭晓燕
高崇 于淼 陈瑞娟 姜腾蛟
2.制定周密计划,加强过程管理。依据本活动方案要求,各学科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具体活动日程安排,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法、定活动地点,做到计划周密,安排详尽,立足实际,突出关键。同时,要加强过程管理,认真落实每一项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3.强化过程督导,结果评价与考核挂钩。各学科要将此项活动融入、纳入教学常态中予以落实,在教师评价考核中有所体现。教导处将对各学科“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巡回指导和督查,评估结果纳入对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整体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