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初级中学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核心原则,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教育。我们严格遵循上级的工作部署与要求,将学校规范化建设视为关键任务,致力于在学校管理、办学条件优化、教育教学规范化等重要领域实现重大跨越,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全心全意为打造让群众高度满意的优质学校而不懈努力。以下是我校 2024-2025 学年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 精研细琢,提升教育质量
持续深化课程设置的优化工作,勇于创新教学方法,精心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切实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素养,在各类学科考试和竞赛中勇创佳绩,展现学校教育教学的卓越成果。
2. 多元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力拓展多元化的学生发展平台,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实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3. 强基铸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力度,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精心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4. 优化提质,改善校园环境
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基础设施的改善力度,精心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常态化,全力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富有文化气息的优质学习和生活环境。
5. 协同共育,深化家校合作
不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持续完善家校共育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形成家校携手、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共同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具体实施
(一)德育工作: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
1.铸魂育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传承精神,深化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感染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在学雷锋纪念日,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敬老院等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清明节,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等地,举行庄严的祭扫仪式,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规范养成,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全面加强对学生规范的学习、宣传和落实工作,通过学生干部监督检查、班级量化评比、文明班级评选等有效方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加强对学生文明礼仪、环境卫生、课间纪律、课堂秩序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良好品质。
(3)呵护心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测评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凝聚合力,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1)携手共进,加强家校合作: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精心举办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优秀家长等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通过家访、电话、微信、家长群等多种渠道,加强与家长的日常沟通与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和策略,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2)拓展资源,深化社会教育合作:积极主动地与社区、派出所、消防、医院、企业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3.赋能成长,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专业引领,开展班主任培训:定期组织班主任参加专业培训,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班主任等进行专题讲座和经验分享,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方法和技巧,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和育人水平。同时,组织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活动,促进班主任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
(2)科学评价,完善班主任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制定合理、公正、全面的班主任考核评价方案,从班级管理、学生成绩、班级文化建设、家校合作、学生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建立健全班主任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班主任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文化浸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1)艺韵飞扬,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精心组织开展文艺汇演、书画展览、歌唱比赛、舞蹈比赛、戏剧表演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广阔舞台,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2)活力绽放,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严格认真落实 “每天锻炼一小时” 的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社团活动、课外体育锻炼等。定期举办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体育赛事,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5.文化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环境育人,优化校园环境:加大对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的投入力度,精心规划和设计校园景观,种植各类花草树木,打造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合理设置校园文化景观,如文化墙、宣传栏、雕塑、文化长廊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2)班级聚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悉心指导各班级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组织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如班级口号、班歌、班徽设计,班级图书角、文化角建设等,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教学工作:深耕细作,提升教学品质
1.精准规划,课程安排与调整
依据学校整体教学规划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和特点,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新学期课程。开齐开足音体美等美育课程,大力加强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确保课程结构科学合理、均衡发展,全面涵盖各学科领域。密切关注教学动态,及时、妥善处理因教师请假、教学设施故障、教学计划调整等突发情况导致的课程调整问题,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有序。
2.严格规范,教学常规检查
制定详细、明确、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检查标准,每月对教师的教案编写、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学反思等教学常规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严格实行 “一月一检查,一查一公示” 的制度,确保检查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机制,及时向教师反馈检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建议,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形成闭环管理。对于逾期未上交相关材料的教研组,在学期考核中依规酌情扣分,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3. 科学监控,教学质量提升
定期科学组织阶段性测试,包括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加强对考试命题、组织、监考、阅卷、成绩分析等各个环节的严格管理。各级部各班级密切跟踪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情况,建立学生学业成绩档案,注重对优生的培养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机会;同时,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重点帮扶,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采用一对一辅导、小组辅导等方式,定期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
(三)教师发展:赋能成长,锻造师资铁军
1.多元培训,专业培训与学习
(1)内培提升,组织校内培训:定期精心开展校内教学技能培训活动,涵盖多媒体教学工具的熟练应用、教学设计的创新思路与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技巧、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策略、教师在教育装备和技术应用方面等多方面的培训课程,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邀请校内骨干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2)外训拓展,支持校外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校外学术研讨会、专业培训课程、教学观摩活动等,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学校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时间保障,并要求教师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校内汇报,分享所学知识和经验,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
(3)线上赋能,开展线上学习:建立功能完善、资源丰富的教师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优质课程视频、学术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前沿资讯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定期组织线上学习交流活动,如线上研讨会、学习心得分享会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
2.青蓝携手,师徒结对与帮扶
(1)匠心传承,实施 “青蓝工程”:为新入职教师或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的教师精心配备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导师,实行师徒结对帮扶制度。导师根据徒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指导计划,定期深入课堂听课,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徒弟尽快熟悉教学业务,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导师还在教育教学理念、班级管理、师德师风等方面对徒弟进行指导和引领,促进徒弟的全面成长。实施 “技术帮扶计划”,为新入职或技术薄弱的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导师从装备操作、项目实践到技术创新,给予全方位指导。定期开展师徒交流活动,促进教学相长。
(2)考核促优,定期考核与评估:对师徒结对的效果进行定期、全面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徒弟的教学进步情况、教学成果、教学反思能力,以及导师的指导工作情况、指导效果等多个方面。对于表现优秀的师徒组合给予公开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师徒积极进取,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科研引领,开展课题研究
(1)鼓励课题研究,探寻创新路径:大力鼓励教师积极踊跃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学校提供必要的研究支持和资源保障,如研究经费、研究设备、研究资料等。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申报、研究实施和成果总结等工作,引导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2)推广试点项目,引领教学革新选取部分班级开展教育装备和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如智慧校园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应用等。实时跟踪项目进展,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逐步向全校推广,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变革。
(五)安全保障:筑牢防线,守护校园平安
1.强化意识,安全教育与培训
(1)多元教育,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每月确定一个明确的安全主题,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防溺水安全等,通过主题班会、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练、安全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课程,确保安全教育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2)专业提升,组织教职工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教职工参加全面、系统的安全培训,包括消防安全知识、应急救援技能、校园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提高教职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要求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履行安全职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2.精细管理,安全设施维护与检查
(1)定期排查,定期检查安全设施:每月对学校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疏散指示标志等)、电气设备(如电线、插座、开关等)、体育器材(如篮球架、单双杠等)、实验室设备(如化学药品、实验仪器等)、特种设备(如电梯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对老化、损坏的安全设施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2)综合整治,维护校园安全环境: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积极与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合作,整治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环境卫生、治安状况和经营秩序。加强校园门卫管理,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安装监控设备,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确保校园安全。同时,加强对校园内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六)后勤保障:优质服务,助力学校发展
1.设施运维,校园设施管理
(1)维护升级,设施维护与更新:定期对校园的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建筑物进行全面的维护和保养,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设备,如门窗、桌椅、水电设施等。根据教学需求和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合理安排校园设施的更新和升级,如更换老旧的教学设备、改善实验室条件、优化图书馆藏书结构等,为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和保障。
(2)规范管理,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学校资产管理制度,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登记、分类管理和定期清查。建立资产台账,记录资产的购置时间、规格型号、使用情况等信息,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同时,加强对资产的合理调配和有效利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2.食安保障,协同学校运转
(1)安全严控,食品安全保障: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堂食材采购、加工、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严格监管。建立食材采购溯源制度,确保食材的安全可靠。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培训,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做好食品留样工作,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
(2)品质提升,提高服务质量:优化食堂菜品结构,注重营养搭配,根据学生的口味和需求,合理制定食谱,提供丰富多样的菜品。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定期收集师生对食堂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食堂工作,不断提高师生对食堂的满意度,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贴心的餐饮服务。
2024-2025学年,学校将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校园环境,深化家校共育,强化党建引领,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