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日期:2024-09-02     

字号: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科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紧跟科技迅猛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活动、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劳动教育是教育与技能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通过劳动实践把培养学生会劳动作为重点,坚持以学生劳动实践为主体,以训练劳动技能为主线,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

三、课程形式与任务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知识与技术综合运用和掌握的课程形态。活动、小组活动、个体活动为组织形式,要求活动中体现生活性、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

1.通过亲身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2.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加强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3.适时、适量、适度浸入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促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社会责任感以及创业与敬业精神。

4.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正确态度和对动手、动脑技术学习的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个性发展。

四、实施策略

1.基本原则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需要、动机和兴趣,选择内容与方法;

(2)实现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综合实践、信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3)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沟通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2.课程资源

(1)以研究和分析本镇、本村、本校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课程教育资源,开发适合本地经济、文化的劳动教育内容。

(2)通过教学实践,编写适合本校的劳动教育校本教材,体现地方性。

3.课程管理

(1)成立劳动教育实施机构

组长:于忠浩

负责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总体策划和阶段指导;

副组长:冯立林

负责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进行阶段性安排和阶段性评价;

成员:各班班主任和劳动教育课教师

负责劳动教育课程的编写、备课,与具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并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汇报。

(2)课时安排

要求每周平均不少于1课时,每学年不少于40课时,并根据课程的规律采取动态管理办法,根据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程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3)备课要求

备课的总思路是“学校定方向,教师分组集体备课,个人指导实施”三层次备课。学校要有整体规划方案,包括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中长期规划、教材、师资、经费、实施步骤、评价方法、步骤、课时安排、教学要求等;教师按照学校和年级组的活动方案要求编写教案,具体包括课时目标、内容、课程设计与指导、纠正与评价等,要求要素齐全,编写科学。

(4)基地的建立

开设与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内容相配套的劳动实践场所,逐步建立校内劳动活动教室、劳动训练基地、劳动实习工厂等,还可以利用社区教育网络和相应的条件,建立稳定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

4.做好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

(1)评价的重点:注重学习过程;注重知识技能运用;注重亲身参与与探究;注重合作互助;注重个性发展。

(2)评价的内容:

A.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

B.评价学生的过程、体验、方法和能力;

C.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3)评价主体

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有识之士。

(4) 评价方法

对学生采用作品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技能竞赛等评价方法。对教师采用从教学设计、准备、组织形式、环境创设、过程把握、分析与反思等方面的评价方法。

                    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初级中学

                            2024年9月2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