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地震应急工作,确保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应急处置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师生伤亡;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根据《招远市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校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层负责,信息畅通、反应及时,加强协作、整体联动”的工作原则,保证学校及时、准确、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疏散和自救互救等措施,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各部门及全体师生应对处置我省及周边省份、海域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受其他破坏性地震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机构。
组长:徐俊杰18615028398
成员:张学杰13176459980
王清秀13706453459
李海宏18663840716
温桂章13853545818
张 杰13884663579
张秀红15966586580
姜永青13176459911
刘 娇18865631210
滕吉峰15853511963
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学校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2.参加镇中心初中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执行有关重要指示、批示,服从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3.在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师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
4.震后,负责指挥各应急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地震应急抢险工作,调度学校的应急疏散、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和物资配备;
5.及时调查、统计和上报震后人员伤亡等灾情;
6.负责镇中心初中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办事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办,张学杰兼任办公室主任。
主要职责:
1.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2.制定和定期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
3.具体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4.负责组织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5.承担地震应急工作总结、报告以及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等职责;
6.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
7.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负责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8.完成镇中心初中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抢险救灾机构。
第一组:抢险组
组 长:张学杰
成 员:王新峰 考占房 高鹏、滕建帅、侯金波、孙建勇
任 务: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第二组:救护组
组 长:李海宏
成 员:路爱丽、李永霞、张绍晓、杨菊芬。
任 务:负责与当地医院、市医院、中医院联系、协调、配合,共同组织医疗救护队、抢救、护理受伤人员。
第三组:救援疏散后勤保障组
组 长:温桂章
成 员:刘凌志、路永辉、张晓伟
任 务:负责调集必要的运输工具,疏散现场受威胁的人员和重要物品,保障现场物资供应和提供必要的工具。
第四组:安全保障组
组 长:张杰
成 员:王雪剑、 史赵宁、滕吉峰 。
任 务:在灾害事故外围负责看护、警戒,维护现场秩序,严防不法分子进入现场搞破坏等。
第五组:机动组
组 长:王清秀
成 员:张韶凤 、李浩梅 。
任 务:现场随时听从指挥,补充增援,按照应急领导小组部署,及时联系协调公安、卫生、消防、当地政府等与灾情有关的部门。
第六组:通讯组
组 长:姜永青
成 员:单少飞、冯浩慧、温雅茹
任 务:负责通知各组有关人员、部门立即赶赴现场。负责车辆调度、负责抢险期间通讯畅通。及时、准确做好现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包括受困、受伤人员情况,负责信息上报和发布工作。
四、建立地震预防预警长效应急机制
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学校灾情报告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一旦发现灾情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学校在接到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当地政府部门的预警信息后,要立即将预警信息通报辖区学校校长和全体师生。同时,要加强值班工作,校长亲自带班,严格执行预警指令,组织专门力量对校内重点部位进行昼夜巡查,采取切实可靠的防范应对措施,积极做好应急防御、救援、保障等行动,确保应急预案有效实施。
五、应急处置
(一)应急准备。
1.明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式,并印发给相关部门和应急人员。
2.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修订预案,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工具等装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
3.利用已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应急疏散、逃生途径和方法等地震安全知识。出现地震谣传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稳定。
4.明确职责,落实抢险工具、器材、设备,备足备齐并及时补充更新地震应急所需要的药品、器械、消毒、隔离、防护用品等;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预案启动后,应急物资由领导小组统一调用。
(二)应急演练。
经常性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每年开展2次综合性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演练,提高学校师生地震应急意识和在地震应急状态下的应变处置能力。
(三)临震应急响应。
接到政府发布的临震预报后,领导小组立即主持召开应急会议,宣布学校进入临震应急状态。按本预案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进一步学习和熟悉地震应急预案、应急工作程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的强化培训、避震及疏散演练,落实抢险救灾设备、物资保障,检查并排除水、火、电、暖设施和危险建筑物等安全隐患。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随时了解、掌握地震动态并及时通报信息;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师生避震疏散时间及范围;强化地震知识宣传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误传和谣传,稳定社会秩序。
(四)震时应急响应。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1.应急指挥。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保持学校与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地震部门的通信联系,向有关部门了解地震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等情况。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2.人员疏散。救援疏散后勤保障组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和人员疏散、转移方案,组织师生有序地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3.抢救伤员。救护组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组织校区内搜救工作,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协助专业救援队搜救被埋人员。协助卫生医疗救护队抢救伤病员、开展校区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
4.抢排险情。抢险组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供电、校内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情,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校内重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
5.安全保卫。安全保障组尽快组织人力,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秩序,配合公安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重点实验室的警戒。
6.信息收集。机动组、通讯组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救治情况、救援力量以及建筑物倒塌、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7.应急响应终止。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经批准可宣布地震应急响应终止。
8.对在应对地震救援过程和善后处理工作中玩忽职守,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逃避责任,阻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以及其他不利于预防和处置工作的,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预案由罗山初中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