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 号),依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立足义务教育学段和学校教学实际,整合课程资源,实现中小学劳动教育规范化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是人社会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创造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本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确保劳动教育课程的规范实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以劳动清单为依据,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其树立自理、自立、自强的意识;淬炼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亲身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感悟物质产品的来之不易;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
二、劳之学
本校学生对劳动的学习(劳之学)主要依托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展开的。
1. 基础课程
教材选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六年级——九年级)。各年级每周一节劳动必修课,主要用于学习这一基础课程。
2. 特色课程
本校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劳动课程内容的三种劳动类型、十大任务群,开发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劳动课程。特色课程主要依托课后服务,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蚕庄学校(初中部)劳动教育“劳之学”特色课程
课程类别 | 任务群 | 课程名称 | 适用年级 | 课时 | 评价标准 | 评价项目 |
日常生活劳动 | 整理与收纳 | 衣物巧收纳 | 6-9 | 3 | 具有较高的整理与收纳能力,能灵活运用整理与收纳的方法,从整体上完成对家庭各居室和教室内部物品的整理与收纳。 | 1.居家收纳小能手 2.班级美化小达人 |
整理厨房 | 6-9 | 2 | ||||
整理班级图书角 | 6-9 | 2 | ||||
家居美化 | 6-9 | 3 | ||||
教室美化 | 6-9 | 2 | ||||
烹饪与营养 | 油焖大虾 | 6-9 | 2 | 掌握炒、煎、炖、焖等烹饪方法,并学会制作3~4道家常菜。根据营养搭配,合理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 | 1. 烹饪小能手 2. 美食探索家 3. 小小营养师 | |
芹菜炒肉 | 6-9 | |||||
包饺子 | 6-9 | 3 | ||||
酸菜鱼 | 6-9 | 3 | ||||
我为家人做顿饭 | 7-9 | 3 | ||||
学做千层饼 | 7-9 | 3 | ||||
炖鸡汤 | 7-9 | 3 | ||||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 电风扇的使用与维护 | 6-9 | 3 | 掌握家庭常用电器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并进行简单的保养和维护。 | 家电维修小能手 | |
打开家庭配电箱 | 8-9 | 3 | ||||
空调的使用与维护 | 7-9 | 3 | ||||
电脑的使用与维护 | 7-9 | 3 | ||||
洗衣机的使用与维护 | 6-9 | 3 | ||||
生产劳动 | 农业生产劳动 | 种月季 | 6-9 | 3 | 掌握一定的种植、养殖基本技能,并对后期的生长进行管理,能对简单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和干预。 | 1. 种植小达人 2. 养殖小能手 |
种小麦 | 7-9 | 3 | ||||
种西红柿 | 7-9 | 3 | ||||
栽培蘑菇 | 7-9 | 3 | ||||
养殖小龙虾 | 7-9 | 3 | ||||
传统工艺制作 | 走进招远大枣饽饽 | 6-9 | 3 | 能设计并制作简单的传统工艺作品,熟练掌握一定的工艺制作的方法。 | 传统工艺制作传承人 | |
制作布艺京剧脸谱 | 6-9 | 3 | ||||
刺绣 | 6-9 | 3 | ||||
编制花瓶 | 7-9 | 3 | ||||
葫芦画 | 7-9 | 3 | ||||
工业生产劳动 | 制作木质折叠小凳 | 8-9 | 3 | 掌握一定工业生产项目工具、设备的操作方法。能设计并制作、加工简单的产品模型或原型。 | 工业制作小明星 | |
制作自动感应手部消毒机 | 8-9 | 3 | ||||
制作铜管风铃 | 7-9 | 3 | ||||
制作小簸箕 | 7-9 | 3 | ||||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 Photoshop平面设计 | 7-9 | 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方法,知道其工作原理。能用新技术设计制作简单的产品模型或原型,并独立完成产品的技术测试。 | 科技小达人 | ||
3D打印 | 8-9 | 3 | ||||
制作水火箭 | 6-9 | 3 | ||||
无人机 | 7-9 | 3 | ||||
服务性劳动 | 现代服务业劳动 | 我是金牌主持人 | 6-9 | 3 | 能主动进行职业体验,参与现代服务业劳动,提升现代服务技能。 | 职业体验小达人 |
我是小小医护员 | 7-9 | 3 | ||||
我是超市导购员 | 6-9 | 3 | ||||
我是银行业务员 | 7-9 | 3 | ||||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 我是交通志愿者 | 7-9 | 3 | 熟悉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组织、实施,具有运用相关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服务他人、学校、社区的基本能力。 | 最美志愿者 | |
我是环保宣传员 | 7-9 | 3 | ||||
我做淘金小镇讲解员 | 6-9 | 3 | ||||
走进敬老院 | 6-9 | 3 |
三、劳之乐
主要通过“家、校、社联动”、“劳动周”和“学校特色活动”来实施劳动教育。
1. 家、校、社联动。
(1)家庭协同开展劳动教育。通过家长会、给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劳动课程开设的意义。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家庭劳动清单及家庭劳动记录表鼓励学生根据清单进行家庭劳动,把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并指导家长结合自己的职业,让学生观察家长真实的工作情况,了解家长职业的特点。
我的家庭劳动记录表(示例)
姓名 | 劳动时间 | ||
劳动主题 | |||
原料或工具 | |||
步骤 | |||
照片 | |||
需要改进的地方 | |||
我的感悟 |
(2)学校劳动主要是利用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对劳动课程内容进行劳动实践,结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进行辅助教学。另外,学生对校内卫生的清理、环境的维护、餐厅的打扫等也是劳动教育的一种途径。
(3)社会。学校根据本地资源,系统地安排社会劳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例如,邀请传统手工匠人到学校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服务劳动等。
2.劳动周。
学校根据中国的节日文化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年级设置“劳动周”活动主题。并分年级制定劳动周实施方案。
蚕庄学校(初中部)劳动周时间安排
年级 | 主题 | 劳动形式 | 时间 |
六年级 | 传承文化精髓 欢度端午佳节 | 劳动实践 主题演讲 技能比赛 成果展示 | 端午节 |
七年级 | 校外实践基地劳动体验 | 劳动实践 考察探究 专题讲座 汇报总结 | 上学期第六或七周 |
八年级 | 我是农忙好帮手 | 劳动实践 技能比赛 成果展示 汇报总结 | 上学期丰收节时期 |
九年级 | 你的职业我体验 | 专家讲座 实践体验 汇报总结 | 五一劳动节 |
3.学校特色活动。
根据课程设置内容,学校定期举办“劳动技能大赛”、“成果展示”等活动,根据时令节日,举办“植树节”、“五谷画”、“树叶画”、“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
四、劳之评
学校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作为劳动教育的“灵魂”, 劳动课程评价是劳动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劳动课程的目标实现、保障拉动教育的实施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劳之评”评价体系遵循导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系原则,注重课程学习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学校评价、社会实践评价,以及“劳动成长手册”、“劳动星星”、“劳动徽章”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导向性、激励性”评价,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提供科学的判定。
1.课程学习评价
劳动课程平时表现评价旨在通过了解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判断学生的劳动效果,调整教学实施,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平时每节劳动课都有评价表,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对每节课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并获得对应的“劳动星星”,累积获得100个“劳动星星”可兑换成1个“劳动徽章”,特色课程每一章可以根据劳动星星,评选出“居家收纳小能手”、“班级美化小达人”等称号,激励学生参与劳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成就感,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走进招远大枣饽饽活动评价表(示例)
活动评价表 | |||
评价要点 | 自评 | 互评 | 师评 |
是否熟练掌握发面、揉面技巧,揉的面是否光滑等 | |||
作品最终的形状是否周正,表面是否光滑,是否熟透等 | |||
在活动中是否乐于探究,是否勤于动手等 | |||
在活动中是否思维活跃,是否具有创造性等 | |||
是否能与同学和谐交流,沟通顺畅等 |
填表说明: 表示需要加油, 表示良好, 表示优秀。
2.阶段综合评价
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是学年结束时进行的综合评价,反映学生劳动课程学习的水平和核心素养的阶段达成情况。主要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1)过程性评价
根据任务群和劳动内容,制订各年级不同的劳动清单,形成学生劳动成长手册,实现自评、家长评、教师评的方式多元化评价,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评价记录。(附《学生劳动成长手册》)
每学期结束设计劳动综合评价表,进行阶段综合评价。
(2)结果性评价
采用劳动测评的形式,通过考查学生在完成测评任务过程中表现来进行。
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表
学期总结 | |||
日常生活劳动 | 生产劳动 | 服务性劳动 | |
参加的劳动项目 | |||
劳动时长 | |||
劳动表现 | |||
劳动周 | |||
参与项目 | 项目简介 | ||
劳动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简介 | ||
劳动测评 | |||
测评任务 | 任务表现 | ||
阶段综合评价结果 |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
五、课程保障
1.制度保障。制定《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学校劳动教育规章制度》、《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学校劳动教育教科研制度》、《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学校校内劳动基地建设维护方案》等。确保劳动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2.组织保障。成立劳动教育实施工作组、劳动课程开发小组、劳动教育测评工作小组、实践基地管理小组等,推进劳动教育工作的实施。
3.师资保障。学校聘请有一技之长的工匠参与特色课程的开发,并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进行指导。其他的劳动兼职教师也要在课余时间多进行探索,结合自身特长,努力提升自身劳动技能素养的同时,积极参与课程研发。
4.安全保障。在进行劳动授课之前,劳动教师要提高安全意识,做好充分的处置突发状况的应急准备。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指导时,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使用工具的指导。在组织学校特色活动制定活动方案时,也要科学评估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并及时清楚各种隐患,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202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