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创新工作,扎扎实实提高效率,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提升。把学校教育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个班级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品位。
一、加强理论学习,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切实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开展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业务学习。集体学习内容为上级部门下发要求摘抄的各种文件。分组学习内容由各教研组根据教研活动主题确定,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和教学实际撰写较深刻的学习体会,以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学校将定期对学习体会和学习笔记的质量进行重点检查评估。
2.进行集中研讨学习,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学期初就统一安排各学科集中研讨学习时间,集体教研主要解决教学常规存在问题。备课、作业及批改、听课与业务学习等工作中的问题。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就要对任何问题都不能熟视无睹,要有思考,要有调查分析,要进行及时的总结。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教学反思。
二、优化教研常规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制定教研组教学教研计划。
各教研组根据学校要求制订本组教学教研计划,计划要针对本组实际制定实用、有效,围绕主题,突出作业教研,教师个人应根据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教研计划。学期末进行反思、总结。
2.定期召开教研会议
(1)教务处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听取并检查教研组长汇报的有关材料、指导安排教研工作。
(2)各教研组要定期进行教研组活动,要求定时定点。活动内容要详细记录并上报教务处。
3.坚持集体教研活动。
教研组定时定点积极开展集中教研活动。内容可以是集体研讨、分析学情、听评课、专题研讨交流及理论学习等。教研组长须根据事前计划,确立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确立中心发言人并使之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过程要围绕主题,除中心发言人外,全体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和发表见解并做好记录,做到每次活动有效果,人人有收获。
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科研中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教研专题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其余教师必须根据学校要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总结教学经验,争当骨干教师。
三、进一步做好教科研,增强教师科研意识
走教科研结合的道路是培养新型教师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学校各项教学必须围绕一定的研究专题开展,必须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有计划、有过程、有结论;学校要求人人参与研究课题,周周有研究活动,凡有实验课题的教师要广泛搜集资料,扎扎实实进行实验,学期末要有阶段性实验总结。真正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并积极做好各级重点实验课题的指导与管理及各级课题的立项和结题工作。
四、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继续深化落实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一是要紧紧围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难点和堵点,注重实践探索,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二是开展学科主题教研,借力“说议讲评”进行跟进指导,让教师课堂练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三是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修改完善教师教、学生学和质量评价的要求,让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进行。四是积累充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优质资源,促进教师课堂教学优质高效。五是大力开展课堂展示活动,形成循环有序的评优活动,不断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主阵地。
五、教研的具体措施
1.提倡“问题教研”。加深老师们对校本教研的正确认识,研究老师共同面对的共同问题,在交流中产生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非空洞地、不着边际地谈一些大理论、大框架。
2.提倡“务实教研”。要“研以致用”,不是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成果,不能走过场。
3.问题引导学习,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
鼓励教师树立问题意识,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且在教研时与组内老师进行交流,而后各教研组则选共同的、较难的、有价值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本组的大课题进行后续研究。
4.关注新问题的生成,不断充实课题的内容。
六、教研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研活动内容宜少不宜多,易精不易杂。
教研活动的开展,总要占用一定的时间,教研内容的确定、实施、完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教研内容太多,面面俱到,没有实际效果会流于形式。
2.教研活动中加强国家课程中的红色文化元素挖掘情况。
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师能明确课程中的红色文化元素,积极尝试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优质课评选中,把红色文化渗透作为重要内容。教师教案、教研活动材料中渗透的红色文化元素要红色标注。
3.大胆实行、长期坚持教研“走出去和引进来”。
教研“走出去”就是到其他学校实地教研,可以做“三课”交流,“一听二看”,听讲课、听评课、听说课;看“三课”资料,看课堂教学过程和管理,看师生互动。可相互进行主题教研交流或就课堂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4.学校领导教研与各教研组教研相结合。学校领导要经常坚持参与教研活动,发现问题现场指导,也可以做主题发言,交流教育教学心得,更重要的是通过教研活动发现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的问题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各位组员也因为学校领导参与教研,从心理上能积极主动教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双方互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取长补短。
5.重视记录、积累、消化、解决组员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能发现问题,能解决问题,借鉴于教育教学中,是教研活动的最大收获,也改变教研活动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做,无题可研”的不利局面。
6.建立健全教研活动评价机制。
七、工作具体安排
九月份
1.组织制定学校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2.各教研组制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3.各教研组召开教研工作会议,开展集体备课。
4.组织学习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及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要求。
十月份
1.教研组依据计划,开展教研活动。
2.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上好教学研究课。
十一月份
1.教研组依据计划,继续开展教研活动。
2.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3.开展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十二月份
1.教研组依据计划,继续开展教研活动。
2.继续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3.按计划进行业务学习
一月份
1.各种教研资料的收集。
2.各教研组对教研工作进行总结。
3.组织期末检测,进行各科教学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