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国翠小学2024-2025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9-19     

字号:

本学期,学校以教科研中心计划为指针,坚持聚焦课堂、关注教学细节,以科研为引领,以课程为核心,以主题教研为途径的工作思路 ,把重视人、尊重人、关爱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紧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理清工作思路,讲究工作策略,把握工作重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稳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一、工作目标   

遵循:以人为本,科研先导,严格落实,扎实实践,提升品位,提高水平,走“质量品牌”教科研之路。

二、主要工作思路和落实方法

(一)关键词: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严谨高效的教学秩序

    教学管理主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教研教改为辅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1.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学理念。

学校创造各种学习机会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争取各种机会派老师参加高效课堂的观摩、培训、学习,老师们要以此为契机,创设平台,把握机会,在向专家和名师学习中深入开展课堂行动研究,在研讨、思考、合作中丰厚理论素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深入探索课堂教学规律,切实解决学习和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外出学习的老师不仅要内化提升本身的水平,丰富文化底蕴,并要将学习成果带回学校,积极开展二级培训,让所有未受过培训的老师也从中领悟很多。同时学期初教导处引领各教研组根据学段特点,确定学习研究主题,制定出本学期主题学习时间和内容,按计划一一落实。

2.强化常规,提升管理实效。

加强对执行课程计划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上足、教好各类学科。我们的目标就是“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落实检查措施。围绕这一重点,本学期开学前学校要求教师最少提前一周备课,备课重要在关注重难点解决的同时,注重找准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加强落实,切实落实学校备课要求,备好每一堂课,学校将定期进行教学常规的集中性检查备课。

加强日常听评课、作业、单元过关,单项抽查试卷分析、教研记录等常规检查。抓好“家常课”的质量跟踪,青年教师上好过关课,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所有教师上好常态课。随堂听课工作做到“推门课”与“预约课”相结合。“随班听课”与“随人听课”相结合。本学期校领导组成的听课小组随机听课,跟班听课,通过听评课找出课堂的得失,让所有的老师都有所提高。

3.践行高效课堂,实施有效学习。

有效课堂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大举措,围绕有效课堂,我们全校上下首先明确了一个理念: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立足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时间,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科德育的落实方式切合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地将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授课时注重是四看,看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看课堂组织教学是否有效,看是否关注两头(前后20%)的学生,看教学是否扎实有效。

4.加强监控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每位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特点备好学生预习流程和教师授课流程,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要学会在课堂上记录重点内容,课前做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1)关注作业批改质量。按照上级要求,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中高年级提倡作业分层制(布置必做题,选做题),对布置作业实行作业限时制,每门学科基本控制20分钟的作业量。作业要精选、精练,注重内容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努力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发展路径,杜绝题海战。

2)严格把好质量过关。抓质量分析,各班平时认真做好单元质量分析,学校加强质量抽测力度,重视教学质量的分析,学校将积极完善教学质量三级监控制度(自我监控、教研组监控、学校监控),继续开展竞赛活动和过关制度,把握学科质量总体态势。

学期初,学校教导处对上学年期学生测试情况做质量分析(特别是班级后20%学生情况),注重过程质量抽查,及时做好成绩记录及简要的分析,重视横向比较,更注重纵向比较,关注班级质量,关注后20%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对薄弱年级薄弱班级,薄弱学科加强指导和管理,促进教师分析和查找原因,帮助教师消除障碍,主动学习,改进不足。把质量抽查检测形成常态化机制化,带领广大教师共同努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5.组织丰富活动,提升素养。

继续完善书香校园的创设模式,以诵读、吟诵、书法等不同形式,推进“书香”的评价改革,充分利用晨读、午写开展各种读写活动为主要载体,扎实有序地开展校园读写工程,促进全体师生全面发展,在六一期间进行经典诵读和古诗词课本剧展示活动,让广大师生“以书为友,与经典同行”,让书香充溢童年,让阅读伴随成长。

(二)关键词:教育科研

加强教科研工作。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摆在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校领导不仅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而且带头参加教育科研、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倡导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力争使自己成为科研工作的内行。

1.继续完善规范的学校科研网络,邀请专家引领、指导,在自主申报的基础上成立“科研工作核心组”,并落实核心组成员的责、权、利。  

2.提倡教师积极参加校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要善于研究,善于总结,努力做到“细切口、强内涵、重操作、创特色。”

3.加强行动研究,争做复合型名优教师 。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学校将尽量满足多层次教师发展的需求。学校倡导上下平等的合作精神,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伙伴式的团队文化。大力开展“行动研究”,努力让先进理念成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让日常教学故事成为教师的研究、成长素材,让大量行动和实践研究成为教师的福利、业绩,争做研究型、复合型等教师。

1)做务实型 育人行家。探索主体发展、研训合一的校本培训工程。在“新”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谋发展,在“特”字上扬风采,真正使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大作为。搞好校本教研系列活动,做到多元化、专题化和规范化,促进学校教研层次化。

2)做学习型 文化教师。大力倡导教师读书文化,夯实教师专业发展根基。学习是校本教研的生长点。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反思的习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有能力反思。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提倡师生好读书、读好书,诵读经典,广读有价值的书。教学导处要组织好书推介会、读书沙龙等活动。

3)做合作型 成长伙伴。加强学校名师带动的力度,通过师徒结对、外出学习、专家引领等手段,着力培养学校特色教师、特长教师。根据学校教师队伍中教师的特点,建立成长共同体,根据各人意愿进行各种类型和梯队的“我与师父共成长”活动,成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通过听评课、qq网络等平台交流和展示研修成果,多出、精出优秀教师。

4)做科研型 教学能手。加强教研组建设。校本教研更提倡日常化、本土化、草根化的教学研究。各教研组长要有较强的创造性组织研究能力和责任心,主动承担本学科组的教学研究、课改指导、课题申报、教学比武、减负提质、对外交流等组织工作,加强教研组团队建设和创新工作。积极推进以项目化“小课题”为载体的“主题研究”,有效教学活动。

(三)关键词:改变学生

扎实推进“提升学生素养6大行动”,切实改变学生的校园生活方式:书香浸润灵魂(读书),文化滋养个性(习惯),写字改变形象(写字),反省提升素养(整理,日记或错题本),课堂成就理想(教学),体验实现梦想(实践)。

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兴趣培养。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落实,充分遵循学生爱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

2.改变学习模式,促进学习的能力提高。

老师要交给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整理自己笔记,特别是整理错题的习惯。有一句教育的真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习题不是专家出的习题,而是自己做错的习题”。每天不要求多,其实做题的数量很多,买很多的习题册做题都是没有用的。只要把做错的题改正过来,做会就可以了。教师要指导学生每周末要完成整理和归纳。

3.注重实践引领,锻炼学生操作能力。

老师都要坚持在单元教学的基础上,加强知识的整合和重点的突出,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探寻、查找、搜集、欣赏、整理、操作中感受知识应用于生活,来源生活的魅力,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学会整理,提高学习反思能力。

  课堂笔记的整理

试验表明:用书做复习工具,做完单科复习要20分钟;用课堂笔记做复习工具,每天只需8分钟,这就是学习效率的提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