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烟台市牟平区高陵镇中心小学 2024.09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一年级现有一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8人,由于刚入学,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加大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走进科学课》、《我们怎样观察》、《玩中学》、《使用工具》四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大自然的特殊现象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教材以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目标
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3.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4.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外部的变化,强化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通过学生的看、听、摸、闻、尝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自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科学世界带来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探知能力。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为学生初学教材,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认知方面上形成好的教学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结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每周一课
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指导学生在以下一些方面引起注意:
1.保持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空间。
2.遵循规定的安全实验程序;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3.建议并执行建议恰当的安全操作步骤。
4.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加热及用火,化学药品及使用,玻璃器皿的使用(烫、有破裂、卫生、易破损、加热安全),锐器的使用,动植物(动植物伤人,人伤动物),感官观察时的安全隐患(看-强光、听-声、尝--味、嗅――气味,摸-不明物(高温、有毒、带菌、触电、等)。
5.认真按照教材和教师的指导、示范进行活动(包括户外)。
6.始终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八、每周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 年级 | 一年级 |
日期 | 科学(课) | |
1 | 9.2-9.6 | 1 |
2 | 9.9-9.14 | 2 |
3 | 9.18-9.20 | 3 |
4 | 9.23-9.27 | 4 |
5 | 10.8-10.12 | 5 |
6 | 10.14-10.18 | 6 |
7 | 10.21-10.25 | 7 |
8 | 10.28-11.1 | 8 |
9 | 11.4-11.8 | 9 |
10 | 11.11-11.15 | 10 |
11 | 11.18-11.22 | 11 |
12 | 11.25-11.29 | 12 |
13 | 12.2-12.6 | 13 |
14 | 12.9-12.13 | 14 |
15 | 12.16-12.20 | 15 |
16 | 12.23-12.27 | 16 |
17 | 12.30-2025/1.3 | - |
18 | 1.6-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