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烟台市蓬莱区刘家沟镇学区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9-18     

字号:

    一、指导思想:

以解决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建设高品质学校为目标。坚持“诚信办学、原则办事,赢在坚持,重在落实”的基本准则,创建区域特色学校。

二、工作目标:

    (一)推进有效德育。

    (二)建设高效课堂。

    (三)提高教师素养。

    (四)发展艺术体育。

三、落实措施:

(一)推进有效德育。

1.抓好“月习一德”工作。落实惯教育、礼仪教育、规范教育、美德教育、网络教育等常规德育主题教育。每一主题教育落实好“三个一”工作:即一份高指导性的实施方案;一次高规格的升旗演讲;一堂高质量的主题班会。

2.用好“合作小组捆绑式评价”。各班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易于操作,激励性强的具体细则,充分利用班级评价的激励功能,切实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3. 提高升旗教育效益。把升旗仪式作为大德育课程来建设,规范升旗仪式,创新升旗形式,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4.加强班主任管理。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培训、检查、督导、评价工作,落实好每学期德育“三查一测评”工作;指导落实班级日常管理和主题班会的开展。

5.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继续实行班级集体借阅图书制度,每周一次升旗仪式的推荐一本好书展示活动。

6.抓实基础德育。用精细的管理、有效的监督、崇高的责任,用每一个人的辛勤呵护,建设处处亮丽优美、人人文明礼仪、时时和谐有序的高雅校园,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

  (二)建设高效课堂。

     1.开展“生长课堂”的研究工作。以学生素养提升为宗旨,引领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构建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道德体系。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教师不断学习提升,努力做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引导者、点评者、合作者,在关注学生成长和课堂生成中提升教育智慧。最大化发挥课程的教育功效。加强课程管理,任何课程不得弱化和挤占;制定《课程管理和评价制度》,实行课程目标审定和验收制度;加强学科有效性的研讨活动,实现整体教学水平有显著提高。

2.深化模式改革。四个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具有一定的示范水平。(1)加强学案、教学案管理,随机抽查备课情况,严格实行提前一周储备课制度。(2)重视合作小组建设,做好小组长的培训工作。(3)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一次“我的生长课堂”专题研讨,就“模式”、“学习小组”三个主题词,指定专人进行经验交流;以校进行专题论文征集评选活动。(4)加强听课管理,校长、教导主任每年听课80节以上,校委会成为听课60节以上,其他教师听课30节以上。

3.规范校本教研。一是实行公开课、教研会考勤制度;二是实行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制度;三是实行主题研讨中心发言人制度;四是推行年级教学视导制度。

4.强化学习习惯培养。每一年级、每一学科均要有固定课时安排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将学习习惯培养列入教学计划,形成明细的实施方案。重点进行八大学习习惯的培养:质疑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规定时间学习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搜集资料的习惯、欣赏老师的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正确读写姿势习惯。

5.规范语言文字。成立“推普”领导小组,制定“推普”实施方案,加强“推普周”工作。大力营造“推普”氛围,让“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师生的习惯,成为岗位练兵的重点,成为课堂教学的规范,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让普通话成为校园的交流语言,开展人人写一手好字活动,师生同练字,进行定期展评比。

6.提高电子白板使用率。重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再培训,教师之间相互帮忙,传授使用方法;电子白板出现故障后,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保证第一时间进行维修,保证及时正常运行;安排全程化电子白板使用示范课,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的各类培训和技能比赛。

7.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成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听课、进行分学科奖励、召开质量分析会等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每一学科均有突破性的提高。

8.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校本特色,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及《评价手册》,重视多元评价,着眼学生发展,具有激励功能。

 (三)提高教师素养。

1.继续实行月主题教育制度。

2.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研训的有效性,提供优质服务,严格过程管理,实行学分认定制度,进行严格、真实、客观、合理的考核评价。

3.加强突出问题的整治。彻底纠正教师乱推荐教辅资料、体罚学生、拒绝承担工作安排、敷衍对待工作任务、侥幸脱离工作岗位、不能规范施教六个突出问题。进行师德承诺,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

4.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搭建锻炼平台,创造学习机会,跟踪听课磨课,打造精品课等形式,重视名优教师的培训,让悟性好、有敬业精神的教师在岗位练兵中脱颖而出,提高名优教师数量。

 5.开展家访工作。通过家长委员会和教代会进行满意度调查,向全体家长发放满意度测评表,进行电话访谈三种形式,畅通交流反馈途径,对校长、教师、学校进行民意调查。实行全员家访活动,提高家校育人合力。

 6.进一步完善修评价管理制度。修订《教师考核细则》,完善《绩效工资基本使用办法》,将师德、考勤、工作量、工作质量、校本研训列入管理范围。

 (四)发展艺术体育。

 1.上好体育课及开展大课间活动。严格课程设置,严格质量管理。教师课前提前准备,组织到位;课堂要目标明确,全程有序。队列队形有序,广播操规范。严格学生体育成绩考核,严格教学质量评价验收。

 2.严格眼保健操管理。眼保健操会不会是班主任的责任,做不做是科任教师的责任,管不管是政教处的责任。建立眼保健操缺课登记册,明确清楚记录实际情况,实行组织教师问责制度。

3.优化课程资源。在保证课堂质量的同时,注重特长生的培养。音乐课普及国歌、队歌,重视课程“学习资源”的学习。美术课组织一次全校性画展。

4.组织好文体竞赛活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