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榆科顶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9-18     

字号:

学校现有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3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0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各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生产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校内劳动基地位于教师宿舍后。

三、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0.5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4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五、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目标: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  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2、通过劳动基地等劳动,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中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三)具体措施: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和手工劳动材料,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们,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外操场,一年要除草数次,以往都是由学校请校外的小工进行清除。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湿地也不少,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等工作。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将学校门口这一路段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首先,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其次,我们以现行劳动教材为内容,举行了2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六、劳动周方案

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

1、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2、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 、“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

3、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 、“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4、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5、开展评选“最佳劳动基地” 、“劳动小能手”等活动。

七、劳动清单

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小学)

项目

名  称

内  容

记  录

活动用时

组织单位

评  价

项目

名  称

内  容

评价指标

劳动参与

劳动技能

偶尔参与

经常参与

基本掌握

熟练掌握

劳动教育成果

家务劳动

清洁与卫生






整理与收纳






烹饪与营养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修(3—5年级)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助残、助老、扶弱活动(3—5年级)





生产劳动

农业生产劳动






现代服务业(3—5年级)





劳动成果、技能竞赛






合计用时                                毕业总评等级                          班主任(盖章)

八、教学设计

学剪团花

教学目标:

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知道剪纸艺术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团花的制作方法,学会正确的折,掌握团花剪纸的基本的花纹装饰。

3、通过对方法的探索、研究,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点:团花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剪团花

学具准备:卡纸、手工纸、剪刀

教具准备:团花若干、手工纸、剪刀、团花制作过程分解样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团花是中国剪纸艺术中历史最悠久,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花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团花(板书课题)

二、欣赏了解 (一)、图片欣赏

(课件展示团花图片)最早的团花出现在距今一千五百年前南北朝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南北朝剪纸实物,是新疆出土的《对猴团花》和《对马团花》。这是古人运用折剪手法表现的,造型古朴,生动有趣,剪镂技法也相当熟练。

三、了解团花意义

1. 欣赏《年年有余》: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团花运用也很广泛,仔细观察一下,团花里都有些甚么?人们利用莲花、鱼的谐音和图形组成“连年有余”的吉祥图案,寓意富裕有余的美好生活。 

2. 欣赏《梅开五福》团花:这幅团花有什么图案?寒梅报春寓意吉祥喜庆,五蝙蝠图形象征着五福,我们将他们称为“梅开五福”寓意着新年的祝福,代表人们的美好祝愿。

四、说一说团花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

A外形以圆为主,寓意圆满完整,表达祥和很团圆。 B图案是一个或几个元素对称式均衡。 

五、生活中的团花

欣赏其他班级学生的作品

六、制作团花

(一)打开课本学习:

1.剪团花有哪几个步骤?

2.交流:折、画、剪(板书)

(二)学习制作

1、折 示范:将正方形纸折成三角形。对折三次展开,纸正中有“米”字。这种方法叫对折法。

2、画:师示范画法(中心点对准自己)

①加上花纹就才是一个完整的团花。 ②教师示范折画一个以花为主题团花。 3、剪

教师示范剪团花,提醒几点注意点。

团花是以正方形纸的中心点为顶点,剪的时候一定要找准中心点。 剪的时候上下不能剪到头,左右不能剪到头。 花纹不宜剪的过大,可多重复几次。

先剪小的,再剪大的,最后剪外延

4.学生实践(10分钟)

(三)折法的拓展:五折法

1、师展示,用对折法和五折法折后的纸,分别剪一刀,对折法变成四角星,五折法变成五角星。 你们想不想学更多的折法?

2、小试牛刀,试着折一折五折花团法。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折法(出示课件),用带来的正方形纸折一折、试一试。看谁能根据图示完成折法?

3、师在投影下进行步骤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四、独立设计团花

1、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想看看你们独立完成的作品,用上面学过的,选择一种折法、画一画、剪一剪的方法剪出一个美丽的团花,你们行吗?(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一些设计纹样,课件提供一些纹样)

2、作品要求和温馨提示(课件出示)

3、将剪好的团花粘贴到小灯笼上,将灯笼装饰得更好看。

七、展示评价

小组展示,根据设计合理,耐心细致,纹样美观大方,工具使用熟练为标准进行五星评价。(学生投票)

八、欣赏团花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课堂总结

师:感谢同学们给我们呈现了这么多漂亮精致的团花作品。其实,团花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你们看!(课件出示)

团花能装点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情趣,更加多姿多彩,希望同学们能有多发现生活中的,装点我们的生活!

学剪团花

折-----------画----------剪

对折法             五折法 

九、成长档案

立足于学校教育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校内黑板报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