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第十小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学段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为统领,结合开发区第十小学的具体情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通过劳动实践,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
2.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工作措施
1.课程设置与教学
为确保劳动实践学科教学的规范化和有效性,我们将严格按照课程计划执行,确保每周一节劳动课和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时安排。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劳动教育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2.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学校空地,建立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如种植园等,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学生们将亲手种植蔬菜、水果等植物,并定期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等管理工作。当植物成熟时,我们将组织采摘活动,让学生们体验收获的喜悦。
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与社区、农场等合作,建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3.家校合作
家庭劳动教育:制定家庭劳动教育清单,鼓励学生在家中参与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责任感。
家校沟通: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劳动教育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4.活动开展
主题劳动活动: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主题劳动活动,如植树节植树、劳动节劳动技能大赛、中秋赏月、春节传统文化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劳动周:设立劳动周,集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形成劳动教育的浓厚氛围,如校园清洁、垃圾分类、园艺种植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意义。
5.研学活动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实践潜能与创新精神,学校将组织研学活动。我们将精心挑选那些既具代表性又富含实践教育价值的场所,如生机勃勃的农场、启迪思维的科技馆等,作为学生们探索与学习的理想舞台,学生们将跨越传统课堂的界限,深入了解多个行业和领域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开发区第十小学将按照本工作计划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劳动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推动劳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