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学校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及上级各项安全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
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教体局安全科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由校长李向红同志为组长,各处室负责同志及班主任为小组成员,校务办公室兼防震减灾办公室。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实验室、供电输电、计算机房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三、应急响应
(一)学校一旦发现灾情应立即启动灾情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教育局防灾指挥部。
总指挥: 李向红
副总指挥:史玉兵
学校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总务处
(二)灾情发生后,防灾抗灾指挥部办公室要立即联系各小组组长,各小组有关人员快速赶赴现场,立即开展抢险救灾各项工作。抗灾期间,所有人员、物资由防灾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各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执行或延缓执行,如因玩忽职守、麻痹大意造成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损失,将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直至刑事责任。
学校防灾抗灾指挥部下设五个小组,其人员组成和任务是:
第一组:抢险组
组长:于言亮
副组长:蔡绍华
成员:级部主任、班主任、共产党员、共青团员。
任务:作好排险和险情控制工作
第二组:救护组
组长:杨炳瑞
副组长:王静
成员:校医、前勤职员、各班包班教师。
任务:负责与市人民医院、中医院联系、协调、配合,共同组织医疗救护队、抢救受伤人员。
第三组:救援疏散后勤保障组
组长:杨学强
副组长:刘言寿
成员:后勤人员、初一、初二、初三年级教师。
任务:负责调集必要的运输工具,疏散现场受威胁的人员和重要物品,保障现场物资供应和提供必要的工具。
第四组:安全保障组
组长:史玉兵
副组长:郝娜
成员:艺体组教师、男教师
任务:在灾害事故外围负责看护、警戒,维护现场秩序,严防不法分子进入现场搞破坏等。
第五组:通讯、机动组
组长:贾庆光
副组长:宋爱民
成员:初四年级教师
任务:(1)负责车辆调度、负责抢险期间通讯畅通。及时、准确作好现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包括受困、受伤人员情况,负责信息上报和发布工作。(2)现场随时听从指挥,补充增援。
四、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校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
2.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A、各班学生在上课(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按下列顺序立即撤出教室到操场中央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中央。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招远市教育和体育局及当地党委政府。
五、其它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指挥部将通过各种媒介发布各种命令、指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招远市第十六中学
2024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