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校管理,调动广大教职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效益,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教育教学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践和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坚持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1.全面管理的原则。
教育教学工作系统中的每一成员都要参加管理,也要接受管理;创造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在管理之中。
2.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化原则。
教育和教学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质量要求,做到工作制度化,程序规范化,质量指标化。
3.程序化管理原则。
系统上坚持校长——副校长——主任——教研组——备课组(含班主任)——教师各自为一独立单元又逐级负责。每个层级的工作中都要坚持:计划——实施——检查——验收的基本程序。
4.及时总结经验处理教育教学事故的原则。
对经验要实事求是,及时善于总结;对教育教学事故要查明原因,及时补救,追究责任。
二、层级责任制度
1.校长:领导教育教学管理的全面工作。学期初下达年级和学科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质量指标,并提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措施。期末主持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在行政管理上直接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2.教务处:教务处主任协助校长领导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组织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负责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德育处:督促检查班主任工作及德育工作情况,创新思维,勇于探索,改进工作,在行政管理上对校长负责。
3.教研组长:
督促指导本学科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按照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和学校的阶段科研目标,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活动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单元质量验收,检查单元教学措施执行情况并负责向主任报告,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开展科研工作,指导、收集、整理阶段性科研资料,做好书面总结。
4.班主任:负责本班全部德育、学习管理工作。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学习钻研教育教学,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学习,协调本班任课教师的教学辅导。
5.任课教师:必须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关心所教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及时向班主任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缺陷,接受能力,努力做到分类指导。做好试题、试卷分析。
三、教学工作制度
1.备课制:每个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依纲据本写出详略得当的教案。对青年教师和业务能力较低的教师要求必须写详案,教案必须有章节课题、教学目标和要求、课堂类型、课时安排、教具准备、板书设计、教学重点、教学步骤。教案必须带入课堂指导教学,对无教案上课,教案草草了事或只照抄其它教案,严重脱离实际者,视为未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2.上课制:
(1)按时上课,按所排课表上课。上课实行"十不准":不准无教案上课,不准私自调课,不准坐着上课,不准在课堂上抽烟喝水,不准随意出入教室,不准拖堂,不准把学生撵出课堂或罚站,不准带小孩进入课堂,不准衣冠不整穿拖鞋上课,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2)教学中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明确,突出重点,讲授正确明白,尽量规范熟练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注重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学组织严密,课堂密度适中,时间分配合理,教态教风端正,语言规范,板书科学、合理、工整。
3.作业批改制度:布置作业量合理,不搞过多单调重复的练习。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作文批改要有眉批、段批、总批,批语要能实事求是地总结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单元达标检测制:每教学完一个单元后,科任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单元检测,并认真进行分析总结,采取措施弥补不足。
5.计划总结制:学期初,科任教师必须根据有关要求和学生实际拟定学科教学计划,以计划指导教学,学期末进行认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