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施美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我校坚持“全面发展,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深化美术教学改革,全面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的提升,推动我校艺术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回顾一学年的工作,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现从以下几点进行总结:
一、工作组织架构
组 长:张晓琳(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
副组长:曲丽丽(美育主任):负责学校美术工作中的教学规划、器材准备等后勤保障工作。
组 员:苗建娟(教研组长)、李楠欣(教师)、王宁(教师)、曲新宇(教师)、王欣路(教师)
二、场地设施与经费保障情况
我校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投入,确保公用经费能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及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我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经费,每年都购置一批器材和材料进行补充,以满足教学、创作和展览工作的需要。重视艺术教室和展览区的建设与维护,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配齐美术器材和设施,并落实美术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教学条件逐年改善。
三、师资配备情况
我校现有专职艺术教师6人,均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美术继续教育培训,为美术教育工作提供了师资保障。6名美术教师分别擅长绘画、手工、书法、摄影等多个领域。在教学中,各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教学的新规律。
四、艺术教学与创作指导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和上级要求开足、开齐美术课,每周每班2节美术课,开课率为100%。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提供了保障。同时,学校加强对美术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核,确保学校美术工作的正常和有序开展。此外,学校还注重抓好美术创作队伍的培养与指导,包括国画、书法、漫画、儿童画、手工DIY、衍纸、绒绣等社团,落实创作时间,科学组织,有效指导。并在各级展览和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面实施《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广泛开展“校园艺术节”、“美术作品展”等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参与美术活动的时间。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绘画、手工、书法等多个类别。在艺术节期间,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学校定期举办美术作品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同时,也通过展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学生审美素养与创作能力状况
以“提升审美、激发创意”为目标,我校全面实施美术教育,使学生能够做到接触和欣赏美术作品,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和知识。要求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美术技能,倡导学生多参加学校书画活动,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和创作习惯。通过一学年的努力,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艺术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美术创作队伍的竞技水平有待提升、缺少专业美术家的指导和交流、教师参加高级别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导致教学理念和技能更新不够及时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想尽办法,不断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总之,我们学校美术工作的开展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有力的保障。今后我们还将在这方面不断努力,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