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中职艺术学生综合素养,持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更好地适应职业艺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引领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感受新时代的伟大变化,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本学年,我校劳动教育紧紧围绕“发挥艺术专业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开展工作,全面贯彻劳动教育方针政策,结合我校职业艺术特点,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劳动教育清单,基本完成了学年初拟定的活动计划。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具体实施如下:
一、六年制中专(一二三年级)
(一)每周一节劳动教育必修课
根据劳动教育配档安排,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和专业特色,通过美化教室、思想教育、劳动最光荣、学习垃圾分类、教室和宿舍卫生大比拼等主题活动,灵活实施。
(二)每周校园日常劳动不少于3 小时
全体同学参与校园绿化和保洁工作,以班级为单位每天 开展班级、宿舍保洁,能够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校园区域包干保洁、绿植维护,维护校园绿植,拔除杂草,学会给绿植施肥技术,参与简单的修剪,学会发现病虫害,初步体验种植等校内基地的生产劳动;参与校园帮厨、组织各班级同学进行配送餐校内运送,整理餐桌,清洗餐具等志愿服务。
(三)家庭劳动
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学会洗衣服、能做简单的两菜一汤、能整齐叠放衣物、掌握正确拖地方法,每周为家里拖地一次,能够巧用一些生活妙招,增加趣味实用性,掌握2-4项生活技能。
(四)每学年两次的劳动周活动
每学年设立两次劳动周,根据学校自身及周边资源开展集体劳动周活动。组织本段学生参与社区卫生清扫和校内上岗执勤活动,为期 6 天。
二、三年制中专(一二年级)
(一)劳动教育必修课/每两周两节
根据学校现有自愿和专业特色,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和劳动安全法规等方面开展劳动专题教育,并结合工匠精神主题教育、鞋带创意系法、智能时代、教室和宿舍卫生大比拼等主题活动,灵活实施必修课。
(二)日常生活劳动
1.家务劳动
运用烹饪知识,通过购买食材、烹饪前准备、制作、装盘、上桌,餐前仪式等环节,为家人精心准备一顿家宴,学会做 3 道菜;运用相关知识或技巧对生活环境进行美化,如对寝室、房间进行美化设计、并动手进行居家环境美化。趣味养成,选择学习绒绣、泥塑、葫芦烙画、剪纸等技能。
2. 收纳整理
掌握收纳技巧、学习卧室/宿舍整理装扮,科学整理衣柜、书柜、橱柜的物品。
3. “低碳”教育
通过调查问卷,线上线下政策宣讲,开展知识竞赛、张贴宣传标语、组建环保社团、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普及低碳环保理念;学生可在学习之余自发或经组织参与校园环保活动,如开展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参与植树、培育绿植、低碳出行等。
4. 生活事务管理
结合职业、身份、场合,设计自我形象,如妆发服饰搭配、形体礼仪改进等,进行个人形象管理。
(三)生产劳动
1.专业劳动
发挥职业艺术院校专业优势,参加专业技能大比武,培养工匠精神,磨炼意志品质;参加专业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鼓励学生积极创业,灵活就业。
2. 新技术应用与创造
结合自身专业,发挥非遗专业项目优势,创意制作,形成物化产品,并进行社会推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参加烟台市首届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二等奖。
(四)服务性劳动
1.专业服务
以专业技能和特长为依托,结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以及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方式,参加省市级汇报演出比赛活动,参加京剧院、吕剧院团的演出,对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专业服务。
2.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参与学校劳动周、劳动月活动;成为所在城市注册志愿者,参与城市志愿服务,如组织或参加当地重大赛事活动的志愿服务、关爱老人等服务;面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主动承担相关工作,担任抗疫、救灾志愿者。
烟台艺术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领学生在实践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个人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明确个人成长目标,激发前进动力,逐步增长才干,提高劳动素养,持续积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风险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