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学校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4-08-01     

字号:

基本情况:龙口市诸由学校,兼职劳动教育教师8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3处,专用教室4间,校外劳动教育基地4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每个年级每周1课时。劳动教育课形式有:家务劳动、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校内设置了每班劳动区,校外四处基地分别为:中际控股有限公司、颐田农业合作社、绿色葡萄种植基地、西河阳古村落。

三、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四、学校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教育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教育,开展课程建设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龙口市诸由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2.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每个年级每周一节劳动实践课,每学年开展一次劳动周活动。在劳动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撑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校内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等

劳动教育基本原则实践性原则:劳动教育应以动手操作为主。要求教师、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要有机的结合学生所从事的劳动内容和项目,进行知识联系与渗透,做到手脑并用,以便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劳动态度,对劳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较快的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

综合性原则:根据劳动课的综合性特点,劳动课必须按思想教育、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三个要素对学生进行素质的综合训练。

迁移性原则:劳动教育的过程,是德、智、体、美、劳互相渗透: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育人过程,因而要把学生劳动转化为劳动态度,把劳动实践转化为劳动习惯,并内化为稳定的心里品质和劳动技能,形成能力和迁移。

量力性原则:劳动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所制约,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层次,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无毒无害、无危险的劳动内容和项目,并严格控制劳动量和劳动时间,还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组织劳动项目,不影响教学与教育计划。

时代性原则:劳动教育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但要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本校培养人才的需求出发,更好地体现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就要求创造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五、劳动教育实验途径

1.劳动教育课教学,要求做到课时落实、设备落实、教材落实、师资落实。

2.家庭教育中实施自我服务与家务劳动。

3.学校与社会公益劳动

4.校外农业生产劳动。

具体实施过程需要做到“五结合"

1.课内外结合;

2.校内外结合;

3.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

4.日常劳动和集中劳动相结合。

六、劳动教育领导与管理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劳动教育领导系统,形成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保证,有检查的管理制度。

2.调动各家庭、社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

3.依托校外资源,建立劳动教育基地。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重视劳动教育科研工作

七、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一)活动目的:

劳动周的设立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时间:

10月1日-10月7日

(三)活动内容:

1.清扫校园环境:组织学生集体清理校园内的垃圾,并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修和美化。

2.维护学校设施:学生们参与对学校设施的修缮和维护工作,如修理桌椅、整修黑板等。

3.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到社区参与相关服务活动,为老人打扫卫生、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等。

4.种植绿化:学生们参与学校的园艺工作,种植花草树木,营造一个美丽的校园环境。

5.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社区开展义卖活动、参与环保宣传等。

6.基地实践:安排学生参观企业、农场等地,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社会的发展。

(四)活动安排:

1.提前宣传:通过班会、校报、校园广播等方式提前宣传中学劳动周的活动内容和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组织安排: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劳动任务。

3.活动计划:每个小组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具体任务和所需物资等。

4. 活动实施:按照活动计划进行活动实施,组织学生有序地参与劳动活动,并注意安全和卫生。

5.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学年的劳动周活动。

(五)活动评估: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活动成果和社会反响等,对劳动周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六)活动效果:

通过开展劳动周系列活动,学生们能够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生们也能够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增加对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通过劳动周参与劳动,学生们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并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