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张星学校,兼职劳动教育教师20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1.课程开课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一至九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学习劳动方法,会使用劳动工具,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在劳动中逐步体会劳动的光荣,能够尊重普通劳动者,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2.基地建立情况。
张星学校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位于学校西北角的“大观园”基地面积约1亩。为了提高基地作物种植的质量和数量,主抓菜地建设的学校领导根据季节和地域气候等实际情况,统一要求所种植作物的品种、统一播种的时间,并安排有种植经验的老师现场指导。全年基地作物种植有红薯、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丝瓜、南瓜、冬瓜、豆角、葱、土豆等几十个品种。劳动基地有效地贯彻和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实践、探索的平台。
张星学校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位于张星镇地北头王家村,基地面积约七亩。常年种植樱桃,且初中部根据到基地实践及学习开发了校本课程《家乡的樱桃》。
3.经费投入情况。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0.5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种植、劳动用具、日常劳动小制作等。
4.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山东文艺出版社《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劳动基地教材《春播秋种蕴希望》根据季节的不同播种收获不同的蔬菜水果等。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劳动方法进行实践。
5.学校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劳动技术教育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知、以劳强体、以劳逸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情况,张星学校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形成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每学期在此基础上确定劳动教育工作计划。
1.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
2.指导劳动方法,会使用劳动工具,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
3.在劳动中逐步体会劳动的光荣,能够尊重普通劳动者,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劳动内容
1.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家务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
2.中高年级以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三、课时安排
1.每周三下午一节
2.五一和十一前一个周为劳动周结合劳动清单内容开展活动。
3.学科渗透劳动教育
4.每学年进行两次劳动实践基地活动。
四、劳动途径
1.劳动实践基地开展蔬果种植
2.绿植养护
3.校园卫生绿化
4.坚持家务劳动,跟踪记录“劳动清单”
5.完成校内、外劳动任务。
五、过程组织与指导
注重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出发,把握劳动教育任务的特点,抓住关键环节,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方式。
1.进行讲解说明。围绕劳动为什么、是什么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加强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指明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普通劳动的危害,让学生明辨是非。加强劳动知识技能的讲解,让学生认清事理,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则,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术。讲解要与启发思考、示范、练习等结合起来。
2.加强淬炼操作。围绕如何做的问题,注重示范与练习,让学生会劳动。强化规范意识,注重从最基本的程序学起,严守规则,避免主观随意。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每个步骤、环节都要精准到位。强化专注品质,注重引导学生对操作行为的评估与监控,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始有终。
3.设立项目实践。围绕劳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完成真实、综合任务,经历完整劳动过程。注重劳动价值体认,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需求,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强化规划设计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构思,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强化身体力行,锤炼意志品质,敢于在困难与挑战中完成行动任务。
4.注重反思交流。围绕劳动价值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总结、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交流习惯。指导学生思考劳动过程和结果与社会进步、个体成长的关联,避免停留在简单的苦乐体验上。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劳动的体验和收获,肯定具有积极意义的认识,纠正观念上的偏差。将反思交流与改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
5.加强榜样激励。围绕劳动的精神追求,树立典型,激发劳动热情。注意遴选、树立多类型榜样,不仅要有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还要有身边劳动表现优异的普通劳动者和同学。指导学生从榜样的具体事迹中领悟他们的高尚精神和优良品质。明确要求学生在日常劳动实践中努力向榜样看齐。
六、考核评价办法
(一)对教师的评价
1.教师根据班级实情,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活动目的,细化课时备课,授课过程严谨有效。
2.按照学校规划落实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共18课时。
(二)对学生的评价
1.校内劳动校内评价,根据劳动情况,优秀的奖励3颗星,良好的奖励2颗星,合格的奖励1颗星。
2.家务劳动家长评价,根据劳动情况,优秀的奖励3颗星,良好的奖励2颗星,合格的奖励1颗星。
3.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我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一直以来都能做到紧密联系学校与学生生活实际,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特将5月1日、10月1日前后一周定为劳动周,结合劳动清单内容进行劳动。为让劳动周的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特制定如下活动计划。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组成以校长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校还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结合节日及清单确定主题
以“劳动最光荣”“劳动励心智,实践促成长”为两次活动主题,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拓宽课程资源,为学生搭建多元的实践机会与成长舞台。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各班以“参与劳动、体验过程、享受成果”为目标,与家庭沟通广泛为学生创建劳动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三、各年级活动设想
劳动类别 | 参与对象 | 实践建议项目 | 后续过程管理 |
日常生活劳动 | 1-9年级 | 清洁与卫生 收纳与整理 烹饪与营养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 强化督促 长期坚持 |
生产劳动 | 1-9年级 | 农业生产劳动 传统工艺制作 工业生产劳动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 强化督促 长期坚持 |
服务性劳动 | 1-9年级 | 现代服务业劳动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 强化督促 长期坚持 |
四、活动要求
1.班级、家庭为主体,人人参与活动。班主任利用家校联系平台,与家长周密筹划,各负其责。
2.充分挖掘学校、家庭资源,积极营造“劳动最光荣”的氛围。
3.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以劳动周为契机,提高家长、学生热爱劳动、共建家园的意识。
4.劳动清单。
低年级(1-2)年级
项 目 | |
五日 清单 | 1.自己起床穿衣、叠被子。 |
2.能自己完成洗脸刷牙。 | |
3.能安全地拿取碗筷、摆放碗筷。 | |
4.饭后能帮家人收拾餐桌。 | |
5.学会系鞋带、系红领巾。 | |
6.能够自己洗袜子等小件物品。 | |
7.能在家长的协助下,准备外出要穿的衣物。 | |
8.能学会垃圾分类,会分类投放垃圾。 | |
9.能帮父母洗水果。 | |
10能够将图书及时归位,整理好自己的书桌书柜。 | |
周末 清单 | 1.与家人一起购买蔬果,能帮家长提购物袋。 |
2.会使用洒水壶,能为阳台花草浇水。 | |
3.参与周末家庭大扫除,会使用洒扫工具。 | |
4.会使用剪刀等工具,能自己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 |
校内 劳动 | 1.每天整理课桌和学习用品 |
2.每周一次使用简单工具参与班级卫生扫除 | |
3.每周一次合作摆齐班级桌椅 | |
4.每月整理一次班级图书角 |
中高年级(3-5)年级
项 目 | |
五日 清单 | 1.能自己梳理头发,自己洗头,使用吹风机吹干头发。 |
2.能够自己整理衣柜,保持衣柜衣物摆放整齐。 | |
3.会收拾餐桌,对餐具进行消毒等。 | |
4.会使用扫把、拖把,清理地面卫生。 | |
5.承担一项家务,清晨开窗通风。 | |
6.会使用茶具,为父母泡茶。 | |
周末 清单 | 1.会使用打蛋器,能为家人蒸鸡蛋羹。 |
2.能用洗衣机洗外套。 | |
3.会和面、发面、会制作一道面食制。 | |
4.能和父母一起买菜、认识称重器,会计算价钱。 | |
5.会为阳台花卉除虫,能参加公益服务。 | |
6.能看懂手工制作说明书,能利用一定的工具进行手工制作。 | |
7.能在家庭大扫除承担擦玻璃的任务。 | |
8.为家人做一顿营养餐饭。 | |
校内 劳动 | 1.每学期合作完成至少一次看板更新 |
2.每学期参加一次校园志愿活动 | |
3.管理班级绿植,美化班级环境 | |
社会 活动 | 1.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
2.参加一次职业体验或农忙劳作 |
5.教学设计。
“良好习惯促成长,争做小小收纳师”家务劳动教学设计
一、活动分析及目标
(一)活动分析
具有良好的自我整理与收纳能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衣物收纳的能力,但真正能够在生活中主动进行衣物收纳、整理衣橱的同学却很少。学生在外出旅行、居家生活中的确需要学习整理与收纳的学问,掌握整理与收纳的技巧,不然就像一个小小的讨人厌的怪兽,把生活搅得一塌糊涂。所以在学生内心世界也是渴望整齐美观舒适的个人小天地,只是缺少了对整理与收纳技巧的系统学习,因此,我们设计“良好习惯促成长 争做小小收纳师”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同时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整理与收纳的方法,掌握整理与收纳方法的基本步骤,了解更多收纳方法,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
2.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了动手整理收纳的乐趣,培养了生活自理能力及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意识。
3.学生在探究收纳活动中,通过交流与分享激发学生对收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的欲望,体验劳动的成就感。
4.通过活动加深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活动计划
(一)课时安排
第一阶段:激发劳动兴趣,确定整理项目
第二阶段:组成劳动小组,制定劳动计划
第三阶段:落实劳动方案,开展家务劳动
第四阶段:展示分享评价,思想意识升华
活动准备
1.做好前期活动规划,取得家长的支持。
2.收集有关自我整理与收纳重要性的资料。
3.家务劳动调查问卷。
4.家务劳动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5.对同学们进行安全教育。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激发兴趣,确定整理项目
1.情景展现,激发兴趣。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家长整理与收纳房间的劳动照片,让同学们初步了解家庭劳动中有哪些活儿需要整理与收纳,感知父母持家的辛劳,同时,展示部分学生整理自己房间的照片,让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劳动经验体会,通过交流让不会整理与收纳的学生对家务活儿的做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引发学生对整理与收纳的兴趣。
2.问卷调查,发现问题。
为清楚了解同学们是否经常做家务劳动以及做家务劳动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份家务劳动调查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家务劳动问卷调查,然后班内汇总调查结果。结果发现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养成整理与收纳的好习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整理与收纳,不会整理与收纳的原因:家长的过度溺爱、没有掌握整理与收纳的技巧。
确定主题
良好习惯促成长,争做小小收纳师
第二阶段:组成劳动小组,制定劳动计划
组成劳动小组
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自愿组成劳动小组,并选出组长。(书包整理组、衣物整理组、床铺整理组)
制定劳动方案
分好小组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同学们讨论制定出具体、准确、合理可行的劳动方案,方案制定过程中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汇报方案
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方案,大家给出意见:材料准备充分、各自家中在家长陪同下开展劳动注意安全、卫生要有保障。
第三阶段:落实劳动方案,开展家务劳动
劳动前的准备
先和家长沟通,说明本次劳动的原因、目的、内容、意义。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家长们表示能够积极引导同学们完成本次任务。
家务劳动的内容
书包整理、衣物整理、床铺整理。
小达人评比标准
书包整理:书包整洁有序、无杂物。
衣物整理:自己整理衣柜,保持衣柜衣物摆放整齐。
床铺整理:床单表面平整,枕头被子摆放有序。
比赛过程
家长拍照片、视频上传到群里进行评比。
活动照片:
书包整理类 衣物整理类 床铺整理类
第四阶段:展示分享评价,思想意识升华
全班交流,进行反思
同学们经历了劳动过程,观看了作品,以文字形式表达了自己进行家务整理与收纳劳动的感受。
经过一番整理以后,书包内确实变得焕然一新了。各种书本错落有致,语文书、英语书、数学书、参考书等,想找哪本书,一下子就找到了。通过这样一次书包的整理,让我充分地认识到整理的重要。以后无论是书包,还是房间,都要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把有用的东西布置整理,什么样的东西放在什么样的地方,这样到了需要用到某样东西的时候一下子就可以找到了。
看着我自己整理的衣柜,虽然很累,但我很开心。因为这是我自己整理的,还有我用所学的数学分类方法把我的衣服分类了,以后我拿衣服很方便,再有,我的衣柜比以前整洁多了。学习无处不在,学好书本知识,也要应用到生活中,这就是这次我整理衣柜的感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你每天早上整理床铺,你就完成了一天中的第一项任务。它会给你小小的一点自豪感,鼓励你再去执行一项又一项的任务。到一天结束的时候,完成了的那一项任务就变成了多项已经完成的任务。整理床铺也会进一步证明一个事实:生活中的小事很重要。
如果小事都做不好,你永远也成就不了大事业。如果碰巧有一天你遭遇了痛苦,你回到家会躺到一张整理好的床上,这床是你整理好的,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床铺会给你鼓劲,让你相信明天会更好。(王成宇)
劳动成果展示,分享劳动经验
评选出了三位整理与收纳小达人,这三位同学还在班级中分享了整理与收纳的小技巧,并从中总结了经验,发现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评价
活动结束针对此次活动我们进行了各个维度的评价,以活动目标和内容为依据,采用自评、互评、主题班会展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由教师、学生等从多角度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评价。
评价方式:活动结束后,个人、班级、学校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并写出总结报告。通过调查问卷、观察法、自评、互评、主题班会展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实施过程的活动情况,具体包括:前期准备、活动流程、活动内容、学生参与度、学生收获、学生表现、成果等。
评价结果:评选出优秀成果、优秀小组、优秀个人;通过班会、专题展览等形式进行展示。
3.成长档案。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学生劳动成长档案,通过档案记录学生各项劳动,让学生见证自己的成长。
4.学校成果展。
2023-2024学年度:
小学部:
初中部: